蝸⽜依舊無殼 我們與居住正義的距離
【記者/陳郁仁 林玟馨 楊羽彤 謝欣妤 徐玉珊】「無殼蝸牛運動」是1989年8⽉ 26⽇,由⼈⺠⾃發⽽起「無殼蝸⽜運動」是⾃台灣政治解嚴以來,最龐⼤的都市社會運動—以抗議受到財團炒作⽽狂飆的房地產價格。30幾年後,許多人因高房價仍未能有經濟能力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居住正義」是讓人民提供可負擔住宅、弱勢照顧、民宅更新、房市健全、稅制合理。蔡英文總統在上任時,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宣布的「居住正義三⽀箭」其中對青年安居最關鍵的就是,要在8年內蓋成20萬⼾「社會住宅」(只租不賣 讓一般人可以負擔的住宅)但截⾄2023年3⽉底,已經蓋好、定案的社宅有12萬多件,達成率僅6成,「社宅政策」確定跳票。即便7月1日有新房屋修法 新政策上路,但在短期內許多人仍是無殼蝸牛。本專題新聞採訪「716居住正義遊行」民眾。我們與「居住正義」的距離 還有多遙遠? 何時才能落實居住正義? 讓「無殼蝸⽜」能有個「殼」,達到青年可安居 ⼈⺠能樂業, 建⽴永續城市之目標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