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銅鏡收藏及投資千載奇遇
唐代海獸葡萄鏡拍出了約台幣6339萬元的天價,創造了銅鏡在古玩雜項中的歷史新高價位。(圖翻拍自網路)
(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銅鏡在古代一直是宮廷、貴族享用的消費品,早期使用上還有級別的限制,因此,貴族使用的銅鏡製造量少,保存流傳於世的就更少,這也是銅鏡專題收藏者極少的緣故。2012年北京瀚海春拍場上,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以約台幣6339萬元的天價成交,創造了銅鏡在古玩雜項中的歷史新高價位,業界認為這些年古董市場已極盡瘋狂,民初前銅鏡僅僅只是庶民的日常用品,如今星移斗轉,變成收藏家追捧的投資寶物。
2015年台北故宮曾經舉辦「皇帝的鏡子—清宮鏡鑑文化與典藏」展覽,目錄介紹:在中國古代,鏡子是觀察人相貌的珍貴儀器。除了整理服飾、頭飾之外,古人還將銅鏡的明亮光澤與日月聯繫起來,鏡子逐漸成為一種可以避邪、驅除不祥之物的宗教工具。鏡子的反射特性同樣將其變成了一個歷史隱喻,通過回顧過去來理解現在。
蘇富比香港藝術品在線拍賣,隋朝靈山孕寶寶相花紋銅鏡,以約台幣78.1萬元成交。
收藏家鍾戍清說,早些年在古玩市場上,品相較好的銅鏡價格大約在台幣1萬5千到4萬元之間,品相差一點的幾千元就可以買到,一枚直徑15公分上好的戰國紋鳳鳥鏡,10年前1萬元就可進袋,如今市場成交價已達80萬元左右,一件15公分完美的漢代文字鏡,10年前5千元台幣就可購得,如今要40萬元才能入藏。
銅鏡曾經是冷門的藏品,當2002年古銅鏡現身拍賣場時,只拍出了4萬多元,到了2005年卻鹹魚翻身,以30萬元成交,幾年的時間便暴漲了數倍,2017年銅鏡的市場價格基本上都已經破5百萬元大關,精品價位都在2500萬以上,價格還不斷地向上飆升。但在藝術品市場中,與書畫瓷器相比仍是價差很大,相較青銅器和文物,古銅鏡的價位依然偏低。
銅鏡在古代是宮廷、貴族享用的消費品。
藝評家羅二松表示,銅鏡在歷史上一直是皇親貴冑專屬的奢侈消費品,而圓形在古代代表著圓滿、團圓、吉祥和美滿的愛情婚姻,鏡子常常被公子哥兒當作愛情的信物,或作為閨女嫁妝的一部分。封建時期銅鏡的製造量並不多,傳世並且保存完好的吉光片羽,坊間撿漏的機會不多,投資者必需瞭解那個朝代、那種紋飾種類的銅鏡較常出現,通常像漢代的日光鏡,昭明鏡數量很多,選購時最好挑品相好、直徑大、紋飾精美,而市面罕見的銅鏡收藏。
羅二松指出,戰國、兩漢、唐代是銅鏡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等三個最成熟和大發展的時期,鑄造了世襲銅鏡精品數量的百分之九十,這些時期的銅鏡最值得投資,價格也最高,若按尺寸來分,20公分以下5公分以上的鏡種較為珍貴。其他,如宋、元、金時期的銅鏡價格較低,明、清時代的銅鏡就沒那麼值錢了,以投資角度不鼓勵購藏。
投資銅鏡必需瞭解朝代、紋飾的種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