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0年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 台灣得分5.8,全球排第33名
台灣透明組織於10月26日公布由國際透明組織調查的2010年全球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簡稱CPI),以滿分十分代表清廉,在全球178個納入評比的國家和地區中,今年台灣以5.8分排名第33名。與去年相比(2009年,排名37),台灣名次上升4名,從全球比較的觀點而言,台灣尚屬中度廉潔的國家。
進一步比較東亞各國的指數(如圖一),我國與新加坡(9.3分,第1名)、香港(8.4分,第13名)及日本(7.8分,第17名)仍有一段差距,也只微幅領先南韓(5.4分,第39名)0.4分和6名,但仍高於澳門(5.0分,第46名)和遠勝於中國(3.5分,第78名)甚多。不過,如果將經濟與政治發展程度納入考量,台灣已步入經濟富裕與政治民主的國家之林,對於此調查報告的結果,仍是令人難以滿意,相信以打造「廉能政府」為施政核心的執政當局,應對此一結果有更為深刻的檢討與期許,我們還是有一段不算短的改革道路要走。
何謂貪腐印象指數?
台灣透明組織發佈的調查,不同於其他國際機構所發表的調查結果,藉由貪腐印象指數去整合多重資料來源所建構的指標,因而提高了每個國家評分之可信度,此指數乃針對世界各國公部門貪腐情況進行評比。該指數旨在探測企業經理人、國情分析師及各國專家們,對於各國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貪腐程度的實質感受,而之所以用人們的感受來進行調查,是因為要用實證資料來比較不同國家有一定難度,因此根據那些曾經或最可能遭受貪腐之害的對象,調查他們的認知與感受來進行調查才不至於流於反映檢察官與法官辦案的質量和媒體曝光的程度。
指數滿分是10分,分數愈高愈清廉。指數中定義的「貪腐」是指「濫用公職謀取私利」(the abuse of public office for private gain)。貪腐印象指數所採用的分項指標主要是詢問受訪者有關濫用公權力謀取私人利益的問題,並側重於公務人員在採購的過程中是否接受賄賂,但這些問題並沒有細分是行政貪腐或政治貪腐原因所致,也沒有區別貪腐案件的大小。貪腐印象指數主要是反映各國在過去兩年(2008、2009)的廉潔情況。相較於2009年的調查結果(5.6分,37名),20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5.8分,33名),我國在過去一年多的努力有些許的成效,但受到我國近年政治貪腐與企業舞弊叢生所影響,我國仍未擺脫貪腐與弊案的包袱與陰影,故國家廉政建設的相關改革仍需要持續的努力與推動。
台灣的廉潔改革路
回顧我國近幾年國內貪腐的情況,不論是公部門的貪腐弊案,還是私部門的違法掏空,皆使民眾及國際社會對我國清廉形象產生不良的觀感與對制度的不信任(表一)。台灣透明組織成員表示,雖然國家領導人對廉潔有高度的承諾與意願,但改革的進度與力道仍有加速與加強的必要。
落實政府資訊公開法,可確保政府的資訊能更公開、決策更透明,贏取人民對政府的信任;立法通過法官法及檢察官法,可回應人民關切已久的法官、檢察官評鑑和淘汰不適任法官、檢察官的要求;最後,我國必須重新建構反貪法制,檢討貪污治罪條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政治獻金法、洗錢防制法與刑事沒收和量刑的相關法規,以全球化的視角和高度來反制貪污犯罪,才能有效打擊貪污,徹底剝奪其不法所得,實現社會公義。
改革國內,接軌國際
台灣透明組織成員進一步指出,我國廉政改革應更加符合國際透明組織之「國家廉政體系」理念,除由政府部門推動廉政工作外,更要強化企業、媒體與公民社會在國家廉政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應更積極推動企業誠信,讓企業認知到惟有維持企業自身的廉潔與誠信,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也要擴大民間社會與媒體於倡廉反貪的參與層面,並提供多元、及時、值得信任的檢舉管道,建構全民反貪網絡,樹立整體社會的廉潔價值。此外,年底正值五都市長、市議員及里長改選之際,如何強化反賄選的力道來改造地方政府的體質,確保選舉不買票、執政不貪污,更是必須努力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最後,台灣透明組織成員表示,繼「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項人權公約後,政府應重視並落實「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積極思考國內相關法制與該公約不符或有落差處,展開改進工程,使我國廉政制度及作為與國際接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