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辛勤清淤 萃湖美麗再現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旁白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自民國101年起認養

臺北市木柵公園萃湖生態區

經過多年努力及持續的棲地維護

現在是臺北市重要

復育螢火蟲都會公園之一

但在美麗風景下卻有一問題需要處理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住任秘書方玉如說

就是這兩天啊

我們辦了萃湖清淤的活動

那主要是萃湖

從變成生態區之後

其實已經過了將近八九年了

那在這段時間的話

其實我們一直在做微棲地的維護

那呃

但是我們儘量保持的是原地的資材

原地利用的樣子

所以我們

的枯枝落葉其實都會原地利用

並不會把它移出公園外面

其實是最近我們發現

在整個池的部分呢

它的底泥的淤積就是腐殖質越來越多

導致它的蓄水量跟含水量

其實是跟一開始設置相比

其實是差蠻多的

所以我們就是透過這兩天的工作假期

那也謝謝我們的贊助單位

那派了工班一起來跟我們一起工作

那我們這一兩天有比較長足的

就是清淤的成果這樣子

旁白

要清淤首先必須將下池池水抽乾

這樣底泥的含水量減少

底泥才易於挖除

在清淤時是以人力進行

因為在軟泥中行走

是相當辛苦及耗費體力的

所以所有人員儘量以分工

人龍接力的方式進行

有的人負責將底泥集中

有的人用桶子撈底泥

有的則傳遞將底泥倒至岸上

總之儘量減少在池中行走作業

以大自然管理大自然

是陳德鴻老師的棲地維護理念

目前

陳老師正在教導如何在水岸種植

石菖蒲以達到減緩淤積的效果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陳德鴻老師說

留整叢裡面的中間

這個位置他外面跟

外面靠步道還有裡面靠水池的兩側

可以拔可以拔

留中間的什麼意思

因為你步道會

我們在那走路的時候會影響到

內側水池面積會越來越縮小

交接的上方

水跟陸地交接的上方

那他底下也會有一個走莖

那個根盤一定要種在那個

那個泥土壓緊

那它會有一個軸

它會有一個趨勢

這邊是走莖

那葉子上來的時候是扇形的

所以你不要種

種在水岸旁邊的時候不要種這個樣子

它將來發展的時候是是這樣

然後往往水域裡頭你應該要這樣子

這邊這個是水

我要種這個方向

旁白

在岸邊

種植石菖蒲將可減緩底泥淤積的速度

經過志工與工班兩天的努力

萃湖下池的水域回來了

再過了幾天

泥漿沉澱了

水池清澈了

看了也讓人心開了

再過了幾天

植物新芽冒出來了

萃湖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欣賞如此的美景

一定要給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按個讚

公民記者福哥萃湖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9

加入時間: 2023.04.12

福哥

加入時間: 2023.04.12
40則報導
40則影音
1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26

熱血蝶會志工 認真導覽護生態

2024-06-24
瀏覽:
1,241
推:
12
回應:
0
3:41

坪林旅人客廳 流域書店活化地方創生

2024-06-19
瀏覽:
4,793
推:
34
回應:
0
5:01

莘莘學子冒雨體驗牽罟 收穫滿滿

2024-06-11
瀏覽:
7,838
推:
83
回應:
0
3:58

特教生學習路上需要你我耐心陪伴多鼓勵

2024-06-02
瀏覽:
2,932
推:
51
回應:
0
3:59

都市叢林中的綠寶石 新北莒光國小

2024-05-29
瀏覽:
8,658
推:
48
回應:
0
3:25

傳統手工麵線 做出新舞台

2024-05-21
瀏覽:
4,089
推:
18
回應:
0
4:09

志工民眾攜手提昇賞螢素質

2024-05-18
瀏覽:
9,028
推:
38
回應:
0
3:19

傳統婚嫁文化探訪

2024-05-05
瀏覽:
3,150
推:
31
回應:
0
3:21

全民攜手 用愛支持花蓮

2024-05-01
瀏覽:
5,235
推:
18
回應:
0
2:58

百年打鐵店還有未來嗎

2024-04-29
瀏覽:
3,702
推:
74
回應:
0

志工辛勤清淤 萃湖美麗再現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