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石滬保育 新屋愛鄉協會致力綠色轉型
澎湖石滬遠近馳名,「桃園新屋石滬」也是極受重視的珍貴文化資產,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長久致力於新屋石滬群生態保育,成立導覽隊、修護工隊與巡護隊,由一群熱心的志工推動社區營造,期許在地文化得以保存、傳承。理事長郭先彰心中感觸頗為深刻,一開始是為了保護地方以防止災害發生,同時在努力之下,禁止風力發電機進駐新屋沿海,後期則進行田野調查,誕生台灣本島第一座石滬主題的環境教育場所,期望保存當地石滬及閩客文化,向生態、生活、生產三個綠色目標轉型。
修護石滬深耕新屋 善盡社會責任
石滬是早期漁民用來捕魚的工具,卻因氣候、捕魚方式的改變,逐漸退居幕後;然而,其中的修築技藝、捕魚法失傳,使得一代人生活的記憶也一併消失,埋沒於海潮之中。協會十幾年走來,始終面向大眾推廣石滬文化,藉由生態深度旅遊、海岸淨灘等社區活動提供學習、認識新屋區在地特色的機會。他們也同時積極發展相關文化產業,例如:石滬故事館、小農市集、不插電音樂節等,以石滬的保存與修護為根基,逐步走入生活與生產面向,並與周邊商家進行合作、販售塑料回收所製產品「石滬姐妹花袋」,透過資源再利用邁向永續目標,期待能根源生活,深耕家鄉。
海岸淨灘活動,增加大眾的認識
販售塑料回收所製產品「石滬姐妹花袋」
NPO多元發展不受限 創新手遊吸引年輕族群
協會的理念在於推動新屋社區發展與文化傳承,但顧問李仁富無奈說道:「NPO沒有營利,很多年輕人想做卻會因此受到限制。」於是他們將文化產業作為策略來打破就業的藩籬,讓年輕群族看見、感受與行動,因而走出新的方向、新的可能性。從與新楊平社區大學合作農村再造,到進入中小學推廣,協會始終注重環境生態教育,相信其巨大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後與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共同籌畫石滬故事館、與桃市府文化局、中央大學合作開發手遊APP《掌上新屋》等,讓人們看見產業的創新轉譯,自下而上的地方創生也帶來不同以往的新鮮與活力。
向在地小學推廣綠能減碳,認識石滬生態
認識新屋家鄉特色,落實環境教育
期望熱忱志工投入服務 文化保存永續愛鄉目標
希望未來有更多認同協會理念的熱心民眾投入志願服務,為新屋石滬的保存一同努力,也為彼此生活的這片土地,留下珍貴的文化記憶及許多未完的故事。協會近日參與2023年石滬保存國際研討會,增加臺灣石滬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讓世界看到臺灣致力保護水下文化資產的過程與成果,未來也將會繼續在這條保護石滬的路上負重前行。
參與2023年石滬保存維護國際研討會,邁向國際、放眼未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