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身障者上台演音樂劇 唱出平權心聲

2023/10/18 21:00
14,135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歐紫婕、邱靖涵/新北市報導】當舞台燈光亮起,傳來視障音樂人洪新智充滿自信的歌聲:「我的人生有點不太完整…讓我打開大門,還有很多夢想完成,就讓我打破所有的不可能…」《無礙吾愛 祝你幸福》障礙者平權歌舞劇中,這首關於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饒舌歌曲就是他的作品。因為熱愛歌唱,全台灣無論哪裡能夠表演他都願意前往,雖然對視障族群而言,獨自搭車並不容易,但他用他的歌聲告訴世人,身障並非阻擋他朝夢想前進的阻礙。

照片

↑《天使的微笑》劇中,結合專業演員與身障演員呈現演出。照片提供/香巴拉劇坊臉書

香巴拉劇坊團長俞翔峰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1997年開始接觸劇場工作,1999年創立香巴拉劇坊,「香巴拉」一詞來自藏文的「香格里拉」,希望劇坊能成為戲劇樂土之意。劇坊最初由幾位戲劇相關科系的同學組成,從小劇場的實驗戲劇開始,用原創劇本說故事,也曾與戲劇相關科系的師生合作,一路做到中、大型劇場。秉持著共融精神,劇坊從2015年開始進行公益主題的表演,表演者涵蓋不同年齡層,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加入,以戲劇的形式道出身障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阻礙,也宣揚「文化平權」,告訴世人只要基本的需求能夠落實,身障者和一般人並沒有不一樣。

走向公益主題的劇坊

香巴拉劇坊團長俞翔峰表示,劇坊之前從事公益活動時就接觸過身心障礙者,而在2011年,臺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主動聯繫,表示想要以軟性的方式提倡道路平權,成為雙方合作身心障礙議題戲劇的契機。希望能跳脫過往一貫街頭抗爭、高呼口號的訴求模式,利用戲劇詼諧的做法,讓身心障礙者成為戲劇角色,透過表演破除世人對障礙者的既定印象,使社會大眾理解假如基本需求能夠達到,他們也可以像一般人一樣生活。經過四年的籌備,《無礙吾愛 祝你幸福》障礙者平權歌舞劇在雙方合作下誕生,藉由戲劇和大眾說明身障者的道路需求。觀眾包含了身心障礙者與一般民眾,希望藉由戲劇激發大眾的同理心,讓社會透過不一樣的角度看待身障族群,也促使人們自發營造對身障族群友善的環境。

推廣無障礙文化平權

《無礙吾愛 祝你幸福》歌舞劇在2015年首演,是台灣首場身心障礙音樂劇。劇坊將許多障礙者的經歷融合成劇本,故事描述身障男主角陷入三角戀的故事,講述他在生活、情感方面會遇到哪些問題。追愛的過程中,他不僅面臨情敵以他身為身障人士的身分嘲諷他,追求女主角的路途上還得克服種種道路阻礙。劇中融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內容,讓觀眾對於角色的處境感同身受,也更能理解身障者的無奈心聲。在劇本完成後,劇坊舉辦了二十幾場讀劇會,將故事讀給身心障礙朋友聽,許多人都知道劇坊將要籌畫一齣以他們為主題的戲劇,此舉相當於長期的宣傳,因此劇坊開始招收演員時,吸引了不少對劇本產生共鳴的障礙者報名。

第一齣無障礙音樂劇結束後,劇坊和障權會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準備,製作了下一齣《天使的微笑》,於2018年首演,故事內容講述身障主角妃妃因為珍惜的畫作被偷,決定踏上旅途尋回畫作,即使遇到沒有斜坡板的公車,讓她覺得搭車比跨出家門更困難,她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秉持著「人都有缺陷,就像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蘋果被咬得比較大口,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的樂觀精神,以堅定的態度改變了許多人對於身障者無法自由自在行動的想法,也透過這趟冒險更認識自己。本劇以身障者對於自我與身障族群整體的期許為主題,鼓勵身障者跨出家門、參與社會,也希望他們知道自身的努力能帶給他人正面影響,具有激勵自我的涵義。

照片

↑香巴拉劇坊舉辦無障礙工作坊,讓人們更了解障礙者的需求。照片提供/香巴拉劇坊臉書

照片

↑青少年與輪椅族群共舞共同進行排練,形成愉快的共融氛圍。拍攝/邱靖涵

照片

↑《天使的微笑》中,女主角妃妃為尋找心愛的物品,踏上冒險旅程。照片提供/香巴拉劇坊臉書

照片

↑劇坊演出《天使的微笑》,演員一同拍攝大合照。照片提供/香巴拉劇坊臉書

拒絕畫地自限 藝術不分族群

準備演出的過程中,最先遇到的是環境問題,不同障別各有不同的需求。為了讓他們自在地練習,劇坊對於這些需求也有相應的協助方式。俞翔峰舉例,劇坊第一個合作的身障族群為輪椅族,階梯式的場地常讓有心參與的輪椅人士因為環境不夠友善而卻步,因此劇坊決定自備斜坡板,讓輪椅族群能跨越淺矮的台階。另外,也要考慮演員們的心理與生理上的負擔,身心障礙者需要更多時間學習動作與熟悉音樂節奏,而在練習的過程中,彼此都需要強大的抗壓力與耐心。俞翔峰補充,為了確保劇坊中每個障別都能順利演出,每當劇坊出去巡演時都會特別挑選適合不同障別進行表演與觀賞的無障礙場地。

為了宣揚無障礙文化平權的理念,期望讓障礙者能走入劇場並保有觀賞藝術的權利,香巴拉劇坊的演出加入了觀賞平權支持服務,例如手語翻譯員、字幕螢幕、口述影像等,讓視、聽語障觀眾能輕鬆觀賞表演,也設有視野優良的輪椅席,讓肢障觀眾不再因位置限制而破壞了觀賞品質。

團員王亭方在疫情前退休,秉持「不因為不方便就把自己限制住」的信念進行各種嘗試,她喜愛輪椅網球、輪椅街舞,也曾參與過朱宗慶打擊樂,即便坐著輪椅,也無法澆熄她對舞蹈、運動的熱情。在劇坊裡,她感受到獨特的共融氛圍,本以為不同族群間會有濃濃距離感,卻發現與青少年一同排練時,孩子們變成自己的手跟腳,每次都貼心地把開窗、開門等瑣事全部完成,令她相當感動。團員黃千芸曾出演短劇《廚房悄悄話》,她也是輪椅族的一員,對於能夠自由發揮女性議題相當感興趣。談到加入香巴拉劇坊的收穫,她表示在這裡學到的舞蹈對她而言相當特別,讓她不由自主地融入自身情感來呈現。

照片

↑演出場地設有輪椅席、字幕螢幕及手語翻譯員,讓肢障、聽語障觀眾也能欣賞演出。照片提供/香巴拉劇坊臉書

持續的動力 將共融化為共榮

俞翔峰提到,帶著身障團員巡迴演出時,曾有遇過門框太窄導致輪椅過不去、沒有無障礙廁所、演出現場無法讓身障團員表演等情況,但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發現台灣人其實很善良,表演場地的工作人員會一起幫忙想辦法,「這就是台灣的人情味。」俞翔峰說。輪椅族需要斜坡板才能度過高低差,但不了解斜坡板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又貴又麻煩的東西,事實上只需用兩塊木板就能搭建,俞翔峰表示曾有民眾提供兩塊洗衣板充當斜坡板幫助輪椅人士,這是推廣無障礙平權很好的例子,打破誤解讓人們更加了解身障者的需求、明白該如何提供協助,也讓身障族群感受到當自己跨出那一步後,真的可以改變社會對身心障礙的看法。提倡無障礙文化平權需要長時間的努力,雖然會遇上許多困難,但障礙者努力的模樣與社會溫暖的反饋,都是支持劇坊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除了演出的訓練外,劇坊也會舉辦「共融工作坊」,年齡不限,無論是孩童、青少年、身心障礙者或是銀髮族,都能一起進行活動或體驗,過程的收穫時常大於最後演出的呈現,團員張景怡強調:「表演裡面沒有分身障者或是一般人,達到的訴求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參與藝術,所有人都是能表演的。」而開設工作坊的目的有兩種,一是提供內部人員訓練與凝聚彼此向心力的機會,身障族群若想成為表演者,除了肢體的練習外,工作坊也有能夠增進彼此互動與溝通的課程。二是希望能透過工作坊,讓有興趣的民眾實地了解劇坊,例如輪椅體驗、視障的黑暗體驗等,吸引認同這份理念的人們加入。

打造香格里拉  實現平權精神

俞翔峰提到,目前身心障礙者可用的資源、補助其實並不多,劇坊提出一系列身心障礙者相關的計畫,像是培育身心障礙素人演員的「無障礙共融劇場種籽孵育計畫」也是其中一環,目的就是希望培訓身心障礙者具備社會參與的能力。除了能精進表演技巧,並從演出中獲得「被看見」的成就感,在排練過程中也會產生歸屬感,提高身心障礙者出門的意願與動力、活絡對外社交,也曾有獨立出來接案的案例。

劇坊集結了熱愛藝術及希望為身心障礙者權益發聲的人,提供讓他們能夠凝聚情感、交流藝文活動的空間。俞翔峰表示,香巴拉劇坊提供舞台並營造共融的環境,也希望未來可以繼續做長期計畫,持續推廣障礙者的文化平權,讓更多身心障礙者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融入社會的同時也看見自己的價值,把藝術的「香巴拉」淨土擴展成為世界的樂土,不分族群都能自由、平等生活的地方。

採訪側記:

觀賞劇坊彩排時,無論是身障表演者還是青少年們隨著音樂起舞的模樣,看起來全都非常樂在其中,充滿了活力與共融氛圍。採訪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與劇坊演出的身心障礙表演者們,那種不懼怕他人的眼光,勇於訴說自身故事、想法與需求的精神,令人非常敬佩,讓我不禁思考,如果我是他們,我能做得到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