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嘉玲的臉書照 揭電子煙迷思
從劉嘉玲的臉書照 揭電子煙迷思
電子煙的崛起與狂飆式成長,在美國從事寫作與翻譯的赫連擁過去八年,就曾接觸過六宗有關美國人使用電子煙爆炸,起訴中國內地製造商的訴狀翻譯。因而進一步了解,電子煙最早在美國問世時,菸商打著可替代傳統紙菸、減少危害的宣傳, 迅速成功地擴展成癮市場〪但歷經十多年來的研究及病例已實證(註1),無論是使用傳統紙菸還是電子煙,結果一樣都有害, 且都會成為「尼古丁的成癮者」…
(圖片來源:CDC)
以下為作者赫連擁在世界日報投稿《電子煙迷思》全文:
今年初港星劉嘉玲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貼出度假、品嘗美食,結果被瘋狂討論轉發,焦點居然是餐桌上「好像」擺放了一支電子煙。
明星在鏡頭外抽菸,純屬個人私生活習慣,說實在看不出有何報導價值;只能說,持有電子煙(而且根本沒抽給你看)在觀感上沒能夠被同理心對待,這點倒十分新鮮。不禁懷疑,這則新聞的重點可能並不在劉嘉玲的菸癮,而是在挖苦網民們大驚小怪、「八卦眼」無遠弗屆?
我記得電子煙最早在美國問世時,曾打著替代傳統紙菸、減少二手菸危害的無害形象,強調是一種讓老菸民作為戒斷過度期間的替代品。它和戒菸用的尼古丁貼片原理相似,卻仍具備和抽菸相同的效果,以及吞雲吐霧的體驗。
兩個世紀過去,經分析研究及病例實證發現,電子煙的尼古丁成分不僅大過傳統紙菸,更含有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甲醛或乙醛,以及更多致癌物質。猶如老舍《茶館》裡那老掉牙的段子:「已經不抽大菸,改抽白面兒(香菸)啦!」不管抽的是傳統紙菸還是電子煙,結論都是「染上尼古丁癮」,並沒有哪種選擇比較無害。
電子煙在美國的成長十分駭人,主因是不斷改良與低成本進口,進而變得便宜普及。多達200種口味、加了香精水果或糖果味的菸油,更吸引孩童與青少年,甚至誘發上癮,這成了一種新型的社會問題,嚴重性不亞於毒品氾濫。
現在很多美國學生的書包裡都搜得到電子煙,它們被設計得像唇膏、手電筒或彩筆,感覺很無害,踏入教室前哈一口再進門,不花幾秒鐘,把混有薄荷或水果的異味留在了走廊,若沒被老師親眼瞧見,根本抓不著。劉嘉玲之所以會被懷疑持有電子煙,那也是她不小心自己拍了照貼出去,被一大幫人給「琢磨」出來的。
過去八年,我曾接過六宗有關美國人使用電子煙爆炸,而起訴中國內地製造商的訴狀翻譯,都是針對設計不當,導致起火燒傷的跨國控告。受害有高達一級燒傷、顏面毀容及眼睛致盲的嚴重程度,由於電子煙多被擺在衣褲口袋或皮包裡,就算在不使用狀態下,一旦爆炸起火,一樣會傷及攜帶它的人。這種意外雖屬罕有,卻比致癌說法更駭人,而且防不勝防。
若非疫情讓人減少出門,加上公私立學校的關閉,使得學生們必須待在家裡上網課,暴露了平時抽電子煙的習慣,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天天在學校抽電子煙提神減壓,且上癮了相當時間。
我的左鄰右舍都有上初高中的青少年,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左鄰先發現家中兩個高中男孩居然都染有電子煙癮,一天倒垃圾時無意聽左鄰女主人對我說起,還提到她先是在右舍家門口聞到油菸味,以為是別人家在抽而不以為意;沒想到過了半月之後,右舍家有在抽香菸的主人也在一次倒垃圾時跟我訴苦,說才上初中的女兒抽了一年薄荷電子煙,他居然沒察覺,以為她只是喜歡擦薄荷唇膏,問我有無法子勸她戒。
我立刻記起那些電子煙爆炸的索償訴狀翻譯,建議他上網搜電子煙爆炸的圖片和新聞,轉發給女兒看,「圖片愈慘效果愈好,勝過千言萬語。」我說,默禱這些孩子們早日戒斷,少給我家周圍環境製造二手菸害。
【註1】2010來 ,美國政府抱持「成年人選擇,青少年勿用」態度,放任電子煙在實體店面與網路平台廣告、行銷、販售,導致2019年全美已有高達540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甚至爆發全國性的「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病例,當時半年共2807人因此急診住院,其中逾八成為35歲以下年輕人,最終68人死亡。
>>延伸閱讀:
電子煙危害 https://www.e-quit.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404&ML=2
美國青少年身陷電子煙癮害,各州自力救濟,推出宣導影片亡羊補牢 https://www.e-quit.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398&ML=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