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西門外文史走讀
西門是台北府城的五座城門之一,擁有台北城門中最華麗的雙層樓閣城門,1884年建造落成。1905年台灣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以實施市區改正計畫為由,逕行拆除西門及城牆,造成民意反彈,致台灣總督府拆除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叫停,然西門也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西門拆了以後,交通大為便利,開始繁榮了,也造就了「西門町」的興起,當時的西門町係規劃成高尚娛樂商業圈和以日本人為主的住宅區,而紅樓則是以販售日本貨為主,後來慢慢開始有了些娛樂活動。
早期紅樓是當時艋舺人的墳墓區,日據時期的日本人接受了建議,建造了外觀以東方人習慣鎮煞用的每正立面八公尺的八角紅樓建築(即所謂的八卦),八角堂之鄰棟建築則是從高空俯瞰以十字架形狀的一樓磚造樓房,剛好將東方和西方宗教融合在一起,加上緊鄰兩旁的南北廣場統稱為「西門紅樓」,數年來西門紅樓以扶持文藝與創意團隊為精神,內部空間規劃了茶餐廳及提供觀光客體會飲茶的特色文化,並推動了16間小型創意工作室,統稱為「16工坊」,西門紅樓歷經10餘年經營,已逐步累積文創能量,塑造成現今台北市文創及藝文重要據點。
台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新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相傳於乾隆年間,有一唐山船至臺灣行商,便將船上由唐山迎來之海神媽祖神像,請到艋舺街上奉祀香火。事畢,船主起帆回程時行進艱難,遂請神諭,知是媽祖有意留臺濟民,因此再度將神像請回艋舺。 乾隆十一年(1746年),艋舺地區的商行共同捐資,於直興街建媽祖廟,名為「新興宮」。嘉慶十八年(1813年),新興宮遭祝融之禍,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戰敗投降幾個月前,官方因為開闢防空道路,徵收土地,拆除新興宮,遂將神像及神器暫奉於艋舺龍山寺後殿。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返國,新興宮信眾在西門町成都路西門市場旁找到奉祀弘法大師(即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傳說中製作日文字母「平假名」的空海大師)的臺北弘法寺作為新廟址,1948年民國37年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神像遷入,並將弘法寺更名為新興宮,後來又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表示本廟繼承舊時的省城大天后宮之餘緒,1967年因台北市由省轄市升格為院轄市,故改稱臺北天后宮,因在西門町一帶,人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 西門國小於民國四年創校,在日據時期主要是日本小孩唸的,而艋舺人則唸老松國小,巔峰時期學生有一萬多人,因為學生太多了,所以日本人便徵收了附近商家用地,反意外形成專門在處理木材的建材行的「剝皮寮」街區。
「助順將軍廟」本名晉德宮,因奉祀助順將軍而得名,現為市定古蹟,助順將軍原名黃道周,明天啟2年(1622
年)中進士,明末抗清忠臣,因明亡後不事二主,遭清兵處決,過逝後,後人尊諡為「助順將軍」,1862年地方家族仕紳感念其忠貞於現址共同起造,以助順將軍名建廟奉祀,助順將軍廟位於淡水碼頭邊,主要是船頭行和搬運工在膜拜,不僅是其精神支柱,也是庇護碼頭搬運工安全的守護者,並見證了艋舺河港勞動史。1921年時改建,建築手法採用所謂「對場」設計,由泉州和台灣匠師各自對場競作,廟身以中軸線為界兩側雕工,泉州匠師以大木作勁力取勝,台灣匠師則以精工裝飾吸引目光,因細部花紋、裝飾各有巧妙,饒富趣味。建築手法反映了早年台灣建廟時的特殊民情,是萬華地區目前較為罕見的建築類型。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