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王聖雄 為特殊學生量身設計體育活動

2023/11/29 21:00
14,01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黃子柔、楊明融/新北市報導】對於身心障礙學生而言,學習一項運動並非易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反覆練習,同時也考驗教師的專業與耐心。王聖雄的適應體育課堂,由各式身心障礙的學生所組成,為了能讓他們更好的認識與理解雪鞋運動的基本動作,王聖雄將其分解成確認器材、穿鞋定位、大腿抬高以及手臂擺動等四步驟,逐步引導學生完成穿著雪鞋行走的連續動作。此外,王聖雄會根據學生的需求與能力範圍來設計課程內容,避免超越學生能力所及的運動要求。

照片

↑王聖雄從學校的適應體育課程到與學生一同代表中華隊參與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照片提供/王聖雄

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王聖雄老師,畢業於台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台北市立大學身心障礙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之所以投身於適應體育教育,起源於高中時期曾就讀和美實驗學校體育融合班的經歷。

王聖雄提到,因為國小曾是桌球選手,最初會報考特殊教育學校,目的是想重拾體育選手的夢想;他回憶,高中時班上有一位旁聽生名叫莊馥華,是位詩人,也是位多重障礙者,因為十歲那年一場火災,一氧化碳中毒導致眼睛失明、全身癱瘓,無法言語。王聖雄將身旁的座位留給莊馥華,使得兩人有更多的交流機會,王聖雄表示,莊馥華曾經對他說,自己非常羨慕能夠自由自在運動的人,但當時的他無法同理這句話的意義,認為想做什麼運動就去做就對了;後來王聖雄才得知,老師和家人為了避免莊馥華再次受傷,因此拒絕她參與體育課;而這段故事對王聖雄而言印象深刻,也成為了他日後推動適應體育教學的一大動機。

升上大學之後,王聖雄偶然的得知了適應體育這門課程,在好奇心使然之下,踏入了這個領域,他說:「在當時與適應體育相關的資訊非常少,但上網搜尋後發現這項專業跟我過去就讀體育融合班的背景很像,因而逐漸產生了興趣。」後來王聖雄在大四那年,選擇到台灣師範大學旁聽由闕月清教授開設的適應體育課程,並在實習期間擔任闕教授的助理,開啟了他對適應體育的認識。特別的是,王聖雄研究所選擇朝特殊教育這個領域發展,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夠有多項專長,而非受限於體育專業。

王聖雄說明,適應體育(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於1900年以前稱作醫療體操(Rehabilitation Gymnastics),最初被作為治療戰後傷患的方法之一,讓患者藉體育活動促進身體功能的恢復。後隨著教育、社會福利的進步,開始被用於協助身心障礙、病弱及高齡者的體能、復健活動。1970年代,教育思潮興起,身心障礙暨特殊教育廣受重視,促進了特殊體育的推動,將運動矯正融入了特殊教育領域,逐漸發展為如今的適應體育教育。

適應體育課程設計的四大核心目標

王聖雄認為,適應體育的核心精神在於,將體育活動,經由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以及滾動式的課程調整,深入了解每個參與者的特殊需求,讓特殊學生在身心許可的範圍內,都能透過合理的調整參與體育運動,擺脫對其能力範圍的不合理要求。王聖雄以法式滾球為例說明,當學生因肢體障礙導致無法藉由雙手來完成動作時,是可以通過用腳踢球甚至搭配輔具的方式來參與丟滾球的活動,以實現個人運動目標;倘若堅持要學生用雙手將球丟出,便是不合理的運動表現的要求,因為此舉已經超過該學生能力之所及。因此,適應體育強調,合理的調整規則、方式以及環境,達到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運動目標。

在適應體育的課程設計上,王聖雄會事先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哪,以及能力、疾病的限制;他強調不將學生的能力視為限制,而是著重每個學生是否發揮自己的潛能、是否積極參與課程,並不以互相比較為目標。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有四大關鍵核心,第一,王聖雄特別強調團隊合作的理念,讓學生了解,運動是需要透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才能夠完成,因此會設計需要團隊合作的闖關遊戲,例如:學生要彼此傳球,移動至指定地點時,才能夠將球投出。第二,王聖雄會毫不吝嗇的大力誇獎學生,甚至會請同學們一起鼓掌表示肯定其表現,目的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第三,會根據每位學生的個別能力制定相應的目標與難度,以確保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所成長。舉例而言,若學生難以投進正常籃筐,王聖雄會將籃筐降低,或者提供一個更大的目標,像是垃圾桶,以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投籃動作。第四,基於特殊學生的短期記憶相對薄弱,因此會讓學生大量的重複練習,讓他們能夠有充分的時間熟悉動作;並重視良好、活絡的學習氣氛,讓特殊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是感到愉悅的。

「環境、道具調整、動作拆解」教學法

照片

↑王聖雄將雪鞋運動分成四步驟以利於特殊學生學習,圖為步驟一:確認器材。攝影/楊明融

照片

↑講解完雪鞋用具的特性之後,王聖雄接著指導學生如何將鞋子穿上,為步驟二:穿鞋定位。攝影/楊明融

照片

↑將手掌向前伸出置於大腿上方,引導學生將大腿抬起碰觸手掌,完成步驟三:大腿抬高。攝影/楊明融

照片

↑第四步驟,則是擺動手臂。圖為王聖雄指導學生如何擺動手臂以利於雪鞋行走時的協調與平衡。攝影/楊明融

照片

↑王聖雄會先親自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再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攝影/楊明融

在適應體育課程的實務操作上,王聖雄創造了「環境、道具調整、動作拆解」教學法。有關環境的部分,即是考量運動場域的安全性和特性以此規劃課程內容。例如:從事具移動性質的運動,必須將環境當中的障礙物排除,並盡可能挑選空曠區域,以確保學生的安全。倘若因氣候因素,使用室內空間上體育課,就可以利用室內現有的物品,像是在桌面上放置珠子,供學生拿取、擺放,藉此規劃手眼協調或小肌肉訓練的活動。因此,環境的選擇,會影響課程設計的難易度以及移動程度。

道具調整上,王聖雄說明,自己喜歡利用一些簡單的小物品應用在課程當中,像是他曾將夜市的套圈圈遊戲融入課程之中,再另外準備一些獎品,讓學生套到了可以帶回家,以此增添課堂的樂趣;如果課程對有些學生而言太過困難,就會更改道具或者調整規則,讓學生可以獲得參與感。他說:「套不到的人,可能我就會拿呼啦圈給他套,或是把物品變大,調整距離的長短。」這時,難免有人提出抗議,認為有失公平,這時王聖雄便會來個機會教育,解釋每個人的能力不同,理應相互包容。

王聖雄提到,在適應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困難之處在於,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動作要領。他說:「當示範完動作後詢問學生你們懂了嗎?他們一定都會說我懂,結果做的時候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每當遇到上述情況時,就得有更詳細的動作拆解教學。王聖雄以特奧雪鞋培訓為例,指出在指令下達方面需要簡單明確,忌諱講述抽象的概念,王聖雄說:「藉由明確的指令下達,一步一步的拆解動作,讓學生得以掌握要領。」像是有些學生無法理解將大腿抬高的動作,這時王聖雄就會手指自己的大腿,告訴學生發力的部位,接著將手掌置於學生大腿上方,請學生將腿碰觸老師的手,以此完成抬腿的動作。

照片

↑王聖雄在適應體育的課程中結合特奧雪鞋項目;雪鞋是一種冬季的室外運動,結合有氧活動在雪地行走、奔跑。因台灣缺少下雪的氣候條件,因此雪鞋培訓的運動場域以沙灘、草地作為替代。照片提供/王聖雄

融合教育的推廣與教學實例

王聖雄說明,藉由一般生與特殊生協同上體育課的方式,一方面讓一般生體會並同理與特殊學生的差異之處,另一方面讓一般生協助特殊學生在體育運動上的操作;除了能分擔老師在個別教學上部分的壓力,還能促進學生在人際關係的建立。除此之外,可以融入不同障礙類別的運動,像是盲人棒球、坐地打排球、輪椅羽球等,將適應體育的思維帶入融合課堂中,讓學生體會身心障礙者的不便;在未來,學生進入社會後,也更能認識、理解這些身心障礙者,並適應社會與團體之間的個別差異與其相處。

聯合國於2006年通過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公約用以促進促進身障者充分享有參與以及融合社會的精神,而融合教育即是倡議此項人本主義的原則。王聖雄表示,自己就是融合班出身,因此他非常重視融合教育在台灣的發展,不過在現行升學主義至上的教育環境中,融合教育的施行在現階段困難度非常高,因此可先從小範圍著手,慢慢推動,其中體育融合班就是鮮明的例子。

王聖雄以自身帶領淡水商工特奧融合滾球的經驗來分享,他提到,推動特奧融合滾球的首要步驟是招募適合的融合夥伴,為了確保每位參與者的適應性與動機,故實施甄選的方式,包括測試學生對滾球的基本認識,以及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了解他們參與的動機和期望,最後挑選出八位學生進行特奧融合滾球的訓練。王聖雄從融合夥伴的回饋中得知,他們對於特殊學生有了新的認識,並非如最初的想像那樣,覺得特殊生難以相處,實際接觸之後,覺得他們很喜歡聊天,樂於交朋友;融合夥伴們也從中培養自身的耐心、同理心以及領導能力。而特殊學生的社交、溝通能力以及判斷他人情緒的能力也在投入融合滾球運動過程之後,有很大程度的進步。

適應體育推動之路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在談到推廣適應體育過程當中遭遇的挫折,王聖雄說,適應體育在國內是相對冷門的領域,一方面自己將適應體育的教學方式帶入特奧融合體育的過程當中,必需花費許多心力與時間投入,或多或少會有反對的聲音,認為他花費太多時間在其他的事情上;這些負面的因素讓他感到氣餒,一度想要放棄。

之所以讓王聖雄堅持推廣適應體育教學,源於學生的回饋與鼓勵,這些成就感,讓他覺得自己不該放棄推動這件富有教育意義的事。王聖雄說:「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給我的笑容是很真誠的,這些是我持續一直走下去的動力來源。」王聖雄回憶,有次帶領學生參加特奧桌球比賽,六位選手當中,沒有一個人得到獎牌,讓他深感自責;他在回程的路上表情沮喪,一言不發,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專長帶領孩子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有位選手卻安慰他說:「老師你不用覺得難過,雖然沒有得名,但是我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很開心的。」這句話讓王聖雄印象深刻,驚覺有沒有得名並不是那麼重要,孩子能在比賽當中有所收穫並感到心靈富足,這才是最棒的禮物。

王聖雄說:「把不簡單的事情變得簡單,這是我每天的日常。」11年教學生涯當中始終秉持著勇敢嘗試永不放棄的教學理念。王聖雄表示,2023年獲得「SUPER教師獎」對他而言是人生當中的一大肯定,從原本在求學過程的不自信、不擅表達,到如今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傳達自己的教學經驗與理念,這些進步,都是一路走來不斷訓練的成果。另一方面,獲得此殊榮,更讓他背負著適應體育與特奧融合教育的倡議使命,他期盼在未來,社會能夠理解體育融合教育是值得大家努力推動的。

王聖雄認為,雖然台灣的適應體育發展遠落後國外,不過隨著時代的趨勢,近年來教育部也開始推動,並在台灣師範大學成立適應體育中心;他補充說明,適應體育的受眾不只局限於身心障礙者,而是適用於所有人,他說:「適應體育是適合所有人的運動,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身心障礙者的候選人,都會有受傷、罹患疾病的風險。」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以及對於社會福利的重視,適應體育活動前景可期;不過一方面也容易隨著政府重視程度的減弱與曝光度而影響後續發展。

照片

↑王聖雄深耕於適應體育教育多年,曾擔任2023年夏季特奧運動會的田徑隊教練(圖中)。照片提供/王聖雄

採訪側記:

透過這次的採訪,我們覺得王聖雄老師非常認真投入在適應體育這項領域,不單純只是為了自己的學生,而是整個台灣的教育環境,或許適應體育要走向更完善的制度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是一件可以值得期待的事。另外,從約訪到採訪結束,更可以感受到王聖雄老師對我們就如同他的學生一樣,真的很謝謝他的幫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