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醒醒音樂節:用電音唱出佛教苦集滅道

2024/01/19 21:00
9,34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呂聿茹、葉玉婕/台北市報導】活動一開始播放著藏傳佛教喇嘛宗薩仁波切用藏文念的心經,襯著背景配樂,大屏幕上的動畫呈現佛陀在月球「太空漫步」,醒醒音樂節主辦人燁子說:「當時覺得自己已經不在世界了,有一種忘記自己在哪的感覺。」

醒醒音樂節將佛法用電子音樂唱出來,打造出大型的「種善因」現場,用既動感、也流行於年輕人間的「電音」讓佛法變得不再無聊古板,讓未覺醒的眾生都能「醒醒」。

照片

↑達摩樂團用死亡金屬演出佛教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苦」,傳達出人世間靈魂的痛苦。照片提供/主辦人燁子

燁子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的聲樂表演專業,畢業之後前往北京從事聲樂表演,並一直都走在聲樂這條路上。燁子自稱國中時比較叛逆,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真實,所以一直在追尋生命的真相。國中時的燁子發現音樂能夠表達很真的感情,並在音樂中找到自己認為理想中的真善美,因而對音樂著迷。後來學習音樂時,逐漸受到音樂方面專業的訓練,燁子開始覺得不再像剛接觸音樂時那樣受吸引,對於生硬的樂理或和弦走法感到無趣,於是想繼續找尋心中所追求的真理。

2015年嫁來台灣後,燁子在西門町的一場法會遇見宗薩仁波切,燁子說第一次見到仁波切後,就開始向仁波切學習佛法。燁子花了幾年跟著仁波切在全世界傳佛法,研讀了很多仁波切的書,佛教的觀念也深深影響了燁子。

跳脫傳統佛法印象 結合流行電子音樂

大學時期的燁子看了很多書,在快畢業之際接觸到宗薩仁波切的書《近乎佛教徒》,當時的燁子開始對佛教有了一些了解。後來燁子去過一些漢傳的寺院打過禪七,但寺院中傳統的禮儀和規則又跟燁子想追求的生命真理不太一樣,燁子將佛教理解成一種價值觀,書中將佛教說得很生活化,是很風趣幽默、自由自在的,讓燁子完全理解也開始對佛教產生極大的興趣。

燁子觀察現在的佛教活動,大部分都是很傳統的。燁子認為現在的時代接受信息的速度快,別說是年輕人,傳統的佛法活動連自己都不是很想參加。燁子發現並不是年輕人不想接觸佛教,而是這樣的佛教很難吸引年輕人參加,所以燁子就起心動念,想將現在年輕人最流行的電音跟佛法結合。燁子說,其實就像古典音樂原先也是服務於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使用R&B和RAP音樂讚美主的也不少。而佛教中也有供養觀念,使用音樂對佛供養就像使用花跟香供養一樣,使用不同音樂傳唱佛法都是我們對佛的供養。

這次的醒醒音樂節從開始動工籌備到正式演出只有短短的五個月,燁子第一次策劃大型表演活動,燈光、音響等設備對燁子來說都需要從頭了解,加上燁子沒有團隊,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人對接。很多人不知道佛教音樂節是什麼,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燁子也很難向他人清楚解釋,就連燁子的老公在旁給予幫助時都無法想像正式演出的情況,一直等到音樂節當天,所有人才看到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來自各方表演者所演繹的苦集滅道

醒醒音樂節於2023年的10月7號及8號在Legacy Max(信義劇場)舉辦,燁子為了將自己喜愛的佛教與時下流行的電音結合,讓佛教擁有新的傳播途徑而舉辦。起初燁子策劃將音樂節分成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苦集滅道」四個篇章,且想邀請四組不同的表演者去傳達。大約兩年前,燁子偶然在網路上聽到達摩樂團的音樂,燁子很喜歡且很興奮的認為佛教的創新傳播有救了。燁子於是邀請達摩樂團代表演出「苦」篇章,達摩樂團用死亡金屬的曲風演繹東方古老的佛曲,音樂結構複雜、極為搖滾震撼,傳達出人世間靈魂的痛苦,且隨著表演進程,達摩樂團也慢慢用音樂訴說幫助靈魂解脫苦難的過程。

「集」篇章由DJ Kenny Musik以電音為主題演出,同時結合古箏和琵琶等樂器演奏,讓表演在動感的電音與平靜優美的古典樂器間穿梭。「集」是分析或生起苦的原因,DJ Kenny透過刺激感觀的表演,帶出人類因貪念等造業而在乎感觀上的享受。「滅」篇章邀請越南的靈性歌手Tinna Tinh演出,藉由Tinna平穩且連續的演唱咒語,透過節奏變化慢慢堆疊咒語的力量,漸進式的佛經表演讓聽眾感受到痛苦的消失,進而達到破解苦與集的執著,邁向遠離貪欲的「道」。

西藏藝術傳承的絕代歌者葛莎雀吉在音樂節中代表「道」的篇章,燁子說自己在大學時期有一陣子很喜歡葛莎雀吉老師的音樂,在規劃「道」的篇章想要一種趨於平靜的狀態時,認為葛莎雀吉老師很適合,也很開心老師答應表演邀約。葛莎雀吉的音樂散發著純淨的溫暖,悠揚穿透的歌聲帶領著聆聽者,能夠觸發聽者的感動,觀眾能夠透過葛莎雀吉的音樂體會苦集被打破的圓滿,讓人們生命中的苦不再聚集,也就是「道」通向涅槃的意義。燁子說葛莎雀吉很感謝燁子邀請他來醒醒音樂節演出,葛莎雀吉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有機會來參加年輕人的電音派對很高興。

醒醒音樂節第二天舉行了宗薩仁波切的座談會,仁波切用生活化與幽默的方式向參加者介紹佛教,讓參與者能夠更簡單的了解佛教觀念。例如,仁波切說所謂的佛法修行,就像是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就去想「是誰在刷牙? 是誰在做刷牙這件事?」 如果能夠停下來兩三秒的時間去想這件事,實際上禪修就已經做完了。又例如發脾氣,其實人和情緒是不一樣的,人本來是完美的,就如同佛陀就是覺醒的人,我們就是未覺醒的眾生。

不拘觀眾身分  鼓勵更多可能性

燁子描述在音樂節的現場觀眾,有的是平時就經常參與電音節的,有的是常常參加樂隊樂團演出的人,也有一些一看就是佛教徒的人,台灣和泰國的出家人等。「你完全想像不到一個party的年齡層跨越,就非常可怕。」現場的觀眾還跟著音樂合十搖頭,燁子笑說自己根本沒有教大家這個,但大家就很主動的這麼做了。

燁子說,活動結束後,他在看回放的錄影時,發現真的有好幾個老年人站在第一排,讓他覺得很鼓舞。也有看到許多年輕人在社群軟體發文,甚至能說出佛教中的苦集滅道是什麼。燁子笑稱,因為通常一般的年輕人不會去寺院打卡,他不可能被家長逼著去寺院美孜孜地拍著照,但來醒醒音樂節,大家都是很開心的拍照打卡。

在醒醒音樂節活動中,燁子說自己也接觸到一些人,跟他說醒醒音樂節這件事在他們年輕時也想做,後來長大礙於工作忙就沒能實現,所以看到有這樣的活動很開心。醒醒音樂節讓大家看到一種新的可能性,燁子也很歡迎大家做這類型的創作,可以一起到醒醒音樂節演出。

不只為佛教徒服務 創新傳播佛法

燁子說醒醒音樂節並不是為佛教徒服務,「我們就是想讓一般的人,他可能覺得這東西很酷,或是跟一般的音樂節不一樣,想來看看或是來玩的。」燁子也期許醒醒可以變成長期的音樂節,表示已經開始籌備下一次的醒醒音樂節,並引進更專業的團隊擴大舉辦,透露打算做出佛陀的3D建模,讓佛陀可以動起來。

燁子也不希望觀眾來了醒醒音樂節就有著要信佛的壓力,實際上觀眾就是參與就好。在這個場合佛法成立的原因,就是當觀眾進場參與演出時,就已經不可避免的種了善因,因為觀眾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裡就會吸收到佛的正能量。燁子說,哪怕這樣的正能量很小都沒關係,既然做了、發生了,那它就會有一定的影響力。

燁子希望醒醒音樂節在未來可以走出台灣,燁子認為除了台灣,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如泰國、越南都是受佛教影響很深的國家,希望能用創新的佛法傳播方式,讓年輕人能一起同樂,且更願意接觸佛教。

採訪側記:

聽完燁子老師的想法,發現佛教音樂節這件事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特殊,反而是年輕一輩在為了自己的信仰找新的可能,希望能將自己喜歡的是向事外傳播。我們認為這是很新鮮的想法,結合大眾熟悉的音樂節,讓更多不曾接觸過宗教的觀眾可以有新的體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