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台後的國寶 布景彩繪師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賴竹君、賴冠伶/嘉義溪口報導】

台灣民俗布景彩繪最早出現於政府文宣,直到朝陽派祖師張朝陽從福州傳入布景彩繪的技術,將其融入到布袋戲演出中,才逐漸成為如今眾人所熟知的樣貌。而朝陽派的第四代傳人陳明山,更努力傳承民俗布景彩繪,致力於保存傳統文化資產。

中西結合 多元共融的傳統技藝

 

位於嘉義溪口的「明山台灣民俗布景社」,是布景彩繪師陳明山開設的工作室,負責布袋戲布景、醮壇、藝閣等彩繪工作。台灣民俗布景彩繪主要分為朝陽派和良雄派,而陳明山和他的徒弟何懋鑫便是朝陽派的第四和第五代傳人。

 

民俗布景彩繪朝陽派第五代傳人 何懋鑫:「其實在台灣,布景彩繪這方面是很寬廣的,但是它技術又很複雜。它還包含了西洋畫,包含了中國的工筆畫。它是如何結合出來的,在配色方面,它又如何把一般的顏料跟螢光顏料結合在一起。它屬於是一個獨立的藝術綜合體。」

 

彩繪的博大精深 拿筆也是學問

 

布景彩繪主要用於傳統戲曲的舞台上,透過變換的場景和道具讓觀眾身歷其境,其中的技巧都透露著彩繪師的手法和經驗。

民俗布景彩繪大師 陳明山 :「你拿筆,拿這個筆就跟唱歌一樣,抑揚頓挫要分得很清楚,還有轉,你的筆要會轉動,這個技巧很多人都不會。」

 

傳統產業沒落 彩繪技藝逐漸失傳

然而,布景彩繪十分考驗繪師的體能,年邁的陳明山漸漸不再從事彩繪工作。隨著布袋戲等傳統產業的轉變,民俗布景也面臨傳承的困難。

民俗布景彩繪大師 陳明山 :「我有一句名言就是,把你的理想交給我幫你完成。但是這麼多歲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怎麼樣,能不能夠做出來不一定,但我還會盡量把它復育出來的。」

民俗布景彩繪朝陽派第五代傳人 何懋鑫:「因為如果要朝技術方面的話,真的是要看緣份。因為其實有很多(人)只是當興趣而已,他沒辦法真的去當成工作來做。」

 

與在地合作 望布景彩繪根留嘉義

 

為了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近年工作室更開始走向產業轉型。

民俗布景彩繪朝陽派第五代傳人 何懋鑫:「大部分都是配合地方政府的教學,或者是社區改造的協會,他們來邀請,或者是有一些自助的旅行團,或者是有一些學校機關,他們需要做校外教學,這些都是我們進行的目標。主要會朝向把傳統技術保留,然後跟文創方面的產業結合,跟觀光產業。因為嘉義原本就是布景的故鄉,所以我們希望說,布景的故鄉是奠基在嘉義。」

 

視覺的饗宴 復甦台灣戲曲之美

 

布景彩繪就像為台灣傳統戲曲的舞台穿上戲服,讓觀眾能身歷其境。而復甦這項傳統技藝,更是「明山台灣民俗布景社」的最終目標。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6,039
推:
46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845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738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2,238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333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309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9,033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261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273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894
推:
1
回應:
0

戲台後的國寶 布景彩繪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