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農地再活化 地方配套需變化
【記者林佳慧、林良昇/嘉義報導】
目前,嘉義縣農地的運用情形多以種植適合當地的經濟作物或者是糧食作物為主,但隨著當地農民年紀增 長,所擁有的農地難以獨自整頓,多將農地地契過戶給兒女繼承,而農村第二代多在外地工作,遺留的農地常成為荒廢土地或是淪為休耕土地。目前嘉義縣參考中央 政府所施行的「農地活化」政策,希望能夠輔導農民,但地方落實成效仍有待加強。
根據嘉義縣主計處98年最新統計,97年底農戶人口數占總人口數之34.94%,平均每人耕地面積0.39公頃。嘉義縣在近三年間遷出人口中,年齡層 多為25至34歲的青年人口及12歲以下的孩童為多,因此留在當地的農戶人口以老年人為主要耕作人口。許多農民因年事已高無法行動自如,其田地也難以維持 其肥沃度,如何整頓可耕農地及有效利用是地方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效整頓可耕農地,政府還有待解決。
記者林佳慧/攝影
至於地方政府如何推動有效利用農地政策?嘉義縣農會技術員陳卉蓁指出,現階段的嘉義縣農會多以協助執行行政院農委會的政策為主,並實地推廣到嘉義縣各鄉鎮。由於目前嘉義縣勞動人口老化,許多老地主無法獨立耕作。雖然地方政府有推動休耕領補助金的政策,補助金額卻有限。
有鑒於地方休耕補助金費有限,行政院農委會在98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方案。所謂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就是以農地變換成農地銀行的方式,由農地擁 有者當出租人,將土地租給有意承租的佃農,避免休耕地的荒廢及無人使用的問題。嘉義縣義竹鄉在民國98年為首發試辦地區,多達200戶鄉民響應,而截至目 前有六腳鄉及民雄鄉跟進,希望嘉義縣的休耕地可以達到最有效的利用。透過農會與地主接洽,根據規定的價錢承租,地主就可以將土地交給佃農耕作。新港鄉鄉民 何玉薇說道:「有人耕作你的土地也比較方便,畢竟土地休耕還是要花時間整理,承租給別人就不須費心整地了。」
相對於地方政府,以農業技術著名的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則採取輔助的方式幫助當地農民。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秘書林勇桔提到,農推中心對嘉義縣農村 產銷多以派駐方式為主,先前主要推廣食品或是有機蔬菜的種植,現在結合地方合作社產銷班,例如民雄鄉或是太保鄉推廣有機米的活動,且嘉義大學在每個星期六 早上會在新民校區內舉辦有機農產品市集,以藉此了解地方農民遇到的困難並且前往改善。有機農民蘇梅瑩認為此有機市集對推廣農作很有幫助,「我們有問題都可 以直接求助於他們,很多民眾也願意響應這個市集,可以讓更多人吃到品質好的蔬菜。」蘇梅瑩說道。
嘉義大學於每個星期六早上在新民校區內舉辦有機農產品市集。
記者林佳慧/攝影
嘉義縣農地空間規畫政策參考中央政府 政策施行相當完善,但和地方政府實際實行還是有落差,休耕農地的妥善利用、規畫完整農產品銷售通路、與嘉義大學農產推銷中心的結合,以及如何利用政策輔導 老農民出租農地退休、引進年輕專業農民、帶動企業化經營,還是嘉義縣必須面對的問題。也由於嘉義縣人口外流及人口老化嚴重,必須規畫好市場銷路以及良好誘 因以吸引人口回流,活化鄉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