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聚圓環!屬於嘉義的民主文化

文字-A A +A

【記者 林玟蓁/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每逢大選,會在中央七彩噴水池舉辦選前之夜,不同的政黨候選人與其支持民眾會各據圓環一方、呼聲喝采,場面相當熱鬧。這樣的選前之夜充分地展現民主精神,且全臺獨有,是嘉義一直以來特有的民主文化,使得嘉義被稱為「民主聖地」。

 

選舉嘉年華 不分政黨一同響應

今年(2024)年初適逢臺灣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而前一晚的「選前之夜」是相當重要的活動,各政黨候選人會在臺灣各地舉辦造勢晚會,齊聚民心、提振士氣、展現民主氣息。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嘉義人都知道,每到選前之夜,人們可以在位於嘉義市文化路圓環的中央七彩噴水池,見證一個深刻展現民主精神的活動——不同的政黨劃分圓環、支持的民眾各聚一堂,選民為自己支持的陣營呼聲喝采,場面可說是相當震撼。這是嘉義市歷年來固定會有的「選舉嘉年華」,不同陣營百花齊放。像這樣民主氣息濃厚的活動,全臺灣只有在嘉義才能目睹,因此,嘉義也被稱為「民主聖地」。

嘉義市的選前之夜活動會聚集不同政黨支持者到圓環齊聚一堂,這是嘉義市每到選舉都會有的傳統。【記者 林玟蓁/擷取自聯合新聞網】

 

奠定民主基礎 選前之夜得來不易

嘉義之所以被稱為民主聖地,最早可以追溯至1980年代,嘉義升格為省轄市後,民選出全臺首任地方女首長——許世賢女士。在當時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空背景之下,許世賢以無黨籍的身分獲選,可被視為對單一政權的挑戰,奠定了嘉義民主氣息的基礎。許世賢在執政期間,全心全力服務鄉梓,並且在嘉義推動了許多建設,嘉義市的中央七彩噴水池圓環便是其中之一,現今已成為了嘉義市的重要地標。

嘉義市中央七彩噴水池是文化路、中山路、公明路、光華路的交點,為許世賢的政績,也是嘉義選前之夜的地點。【記者 林玟蓁/攝影】

回顧到嘉義選前之夜的發展歷程,嘉義市議員陳家平表示,在早期,不同政黨候選人之間的支持者其實是會起爭執的,常有棍棒攻擊或是惡言相向的舉止。為了解決這樣的現象,便開始在不同陣營之間設置拒馬<註二>當作圍牆,且隨著民主意識的發展及呼籲,民眾之間的爭執在現今已幾乎看不見,人們都是用理性的精神到場聲援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政黨之間也會事先以和平的方式協調各自要站在圓環的哪一邊。除了大黨以外,小黨們也會在圓環附近活動,共同參與民主盛事,使得圓環周圍的政黨立場在那一夜更加多采多姿。

不同政黨之間會用拒馬劃清界線。相較於早期,現今已不會有民眾發生衝突的現象,人們各自聲援自己的支持者。【記者 林玟蓁/擷取自聯合新聞網】

 

民主勝利的果實 選前之夜意義大

而對於這項特殊的民主文化活動在嘉義可以持續舉辦的原因,陳家平回答:「承襲過去民主勝利的傳統。」過去除了許世賢以黨外人士身分獲選地方首長之外,在那之後連續6屆的嘉義市長都是由無黨籍的「許家班」<註一>所擔任,其民選的結果脫離於藍綠兩大黨,使不同的聲音得以佇立在臺灣的土地上,深刻地凸顯民主價值。除此之外,陳家平議員也表示,這樣的活動讓民眾可以親眼見到候選人,而候選人除了可以藉此提高自身的聲量之外,民眾也可以認識到不同的候選人。看上去彷彿就像「嘉年華」的選前之夜活動,讓許多民眾會攜家帶眷一同前來參與嘉義的民主文化,更是有外地人來朝聖,可見選前之夜活動對嘉義來說已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容納多元聲音 民眾喜聞樂見

選前之夜活動在嘉義人的心目中也佔有了一定的份量。陳家平表示,大部分的民眾其實都樂觀其成,因為已經舉辦很多年、也已經習慣這樣的模式,況且現在也不會有爭執的狀況發生。曾參與過選前之夜活動的嘉義市居民陳先生說:「我覺得這個活動很重要,先不管它有什麼實際成效,重要的是,這個活動形式就是在告訴大家,臺灣很民主、可以容納不同聲音。」而嘉義縣居民林先生說:「這很展現民主精神,我覺得非常值得參加。」另外,在晚上舉辦如此盛大的活動或許會有擾民問題,但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活動規定只能持續到晚上10點,時間一到必須全部撤走,居住在嘉義市的民眾溫先生說:「大家都很守規矩,時間到就會離開,所以會不會被吵到,我自己是覺得還好。」

 

嘉義居民們都很認同這項在圓環匯集不同政治立場的活動,除了是嘉義獨有的文化特色之外,也是嘉義持續好幾十年的傳統,更是人們共同展現民主自由的方式。

 

<註一>許家班:許世賢家族參與政壇的固定班底,在嘉義的政治歷程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註二>拒馬:機動式路障,有隔離或阻擋人車的作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13則報導
2,185則影音
57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蘆筍青農培育 產業與在地的連結

2024-04-29
瀏覽:
1,462
推:
0
回應:
0
7:36

演唱會經濟 高雄發大財

2024-04-29
瀏覽:
1,233
推:
0
回應:
0
7:13

為了消失而存在 命案現場清潔師

2024-04-29
瀏覽:
1,342
推:
0
回應:
0
9:43

歲月流轉 走進嘉義西市場

2024-04-22
瀏覽:
7,499
推:
28
回應:
0
7:44

嘉義雙語教育 英文從小學起

2024-04-22
瀏覽:
5,319
推:
4
回應:
1
8:11

消失的影響力? 淺談學生媒體

2024-04-22
瀏覽:
3,597
推:
0
回應:
0

嘉市新氣象 西區大發展

2024-04-15
瀏覽:
13,899
推:
22
回應:
0
2:58

傳統手工製香 堅守文化價值

2024-04-15
瀏覽:
10,446
推:
1
回應:
0
2:50

人間月老 媒那麼簡單

2024-04-15
瀏覽:
4,718
推:
4
回應:
0

守護傳統建築 竹崎鄉土角厝文化

2024-04-08
瀏覽:
6,206
推:
1
回應:
0

齊聚圓環!屬於嘉義的民主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295篇報導,共12,82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295篇報導

12,82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