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堪一擊的鬼斧神工

2024/04/09 09:32
12,35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蛋殼雕刻 化平凡為神奇

蛋殼雕刻是將繪畫技巧與雕刻技術結合於一體的藝術,除了要有美的素養,如何判斷一顆蛋是否能成為一個好的「畫布」,也是一門學問。

廖啟鎮提到:「蛋殼雕刻首先就是先選蛋,挑回來清洗一遍,然後再鑽洞,再把蛋液抽取出來,再做清洗蛋殼,要清洗得相當相當的乾淨,才放著給它陰乾,要刻的時候再構圖,構圖上去再刮。」

如履薄冰地刻畫易碎的美

一筆一刀刻畫出的圖案,線條深淺交錯出多種樣式,每件作品獨具匠心的雕刻技法、創作想法都要倚靠經驗和技巧,讓失敗率高的蛋殼雕刻顯得更為獨特。

廖啟鎮說明陰雕與陽雕的差異:「如果沒有用燈光透出來,你看不到它的圖案,那個就是屬於陰雕,也就是透雕,那陽雕就是浮雕,那一種就是你不用燈光,你也能夠看得到我在表達什麼。」

廖啟鎮說到,蛋殼雕刻的粗細,線條越細,失敗率越高,也就是說功夫要較好。越小的蛋、越薄的蛋,越難雕刻,光拿著,你就要有相當相當的技巧。你要把它立體化,就是靠它的明暗,不小心,你會越刻越刻越刻越薄,越薄的地方就越容易失敗。

層層套疊 刻畫古籍

廖啟鎮的蛋雕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由7顆不同大小的蛋組合而成的七層蛋中蛋,以及8顆一套的「長恨歌」,乘載了一整年雕刻過程中無數的功虧一簣與心累,最終呈現蛋雕工藝之美。廖啟鎮說:「作品做最久的應該是蛋中蛋,刻最久的是唐詩。七層的蛋中蛋大概需要(雕刻)一年的時間,我差不多做10顆蛋做一年,但是不一定10顆蛋都成功。最沮喪的就是差不多作品快要好了,那時候的損磨率、失敗率是最高的。」

即便不少人前來拜師學習,但廖啟鎮為了考驗耐心而給予的磨刀條件,至今沒有人能夠達成,蛋雕藝術的傳承依舊是一大考驗。他提到:「我曾經拿雕刻刀給家長說,你如果小孩希望學蛋雕,你這個雕刻刀拿回去磨,一天磨8個小時,磨一個禮拜就好了,到現在沒有人過關。做蛋雕特質最基本就是說,你基本的美的素養要有,再來就是能夠靜下心來,只有這兩種,但是這兩種是我覺得是很困難的。」

利用三十多年以來累積的大量作品,廖啟鎮在各處規劃大小型展覽,記錄自身作品更迭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欣賞了解蛋殼雕刻。

淡江新聞 徐孟筑 邱宜蓁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竹南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