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文化資產 大甲媽祖遶境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今年擇定4月5日深夜正式起駕,除了是台灣重要的宗教活動,也被國際媒體譽為全球三大宗教盛會之一。
照片

照片

當天中午過後,鎮瀾宮周邊就開始湧入香客,並吸引大規模的傳統陣頭及來自各地的虔誠信徒。
照片

照片

活動主持人小倩說:大甲媽祖的遶境起駕的盛會,今天開始起駕九天八夜的時間,從今天出發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四個縣市,然後有二十多個鄉鎮市。
照片

照片

活動主持人里歐說:今年我們大甲媽的主題就是 惜福,珍惜我們大甲媽給大家的好的福份、好的福氣,同時我們是要永續這個環境,在這生活當中要珍惜所有身邊的人事物,也珍惜地球給我們所有的美好,那當然在珍惜的過程當中,我們永續的發展就是能夠讓它能一個傳一個延續下去。
照片

照片

沿途不少民眾自發性的提供茶水或點心,讓人感受到暖暖的人情味。
照片

照片

今年參加遶境的信眾特別多,跪地「鑽轎腳」的人潮綿延數百公尺,透過這個儀式,可以拉近與媽祖的距離,從而獲得媽祖的庇佑。
照片

今年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樂見有更多年輕人的參與,他們也都希望此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能繼續傳承下去。
參加遶境信眾沈祺煬說: 這是屬於我們台灣的文化,我們台灣人的信仰,現在這個東西已經是一代一代傳下來了,如果說老一代交給年輕一代,那年輕一代他肯學,那我們這些我們知道的,我們就是要教,就是要教給他們,文化的東西是都是永久流傳的,沒辦法改變就是沒辦法改變。
公民記者 小柚子 台中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