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進補 中醫師:衡量個人體質
【記者王亭月/嘉義報導】
冬令時節一到,許多人會想趁機幫身體進補,但並非每個人都需要或適合進補。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進補方式。虛寒體質採用溫補;實熱體質的人採用平補,並注意食材的油膩度,避免吃過多或進補過度反而傷身體。
熱呼呼的薑母鴨一上桌,就令人忍不住想拿起碗筷,準備大快朵頤一番。許多人透過這種進補的方式,來抵禦寒冷的冬天。但進補料理不能隨意亂吃,進補前應 注意個人體質是否合適,才不會越補越傷身。中正大學校內中醫師楊明穎表示,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進補,要衡量自己的體質,若為虛寒體質在天冷時可多吃一些進補 類的料理;但若為實熱的體質則建議不可多吃,因為若不小心進補過度會造成流鼻血、過敏、口乾舌燥等情況,甚至出現煩躁狀態或精神太好而失眠的情形。此外, 楊明穎也提醒,進補的食材像是鴨肉、排骨、羊肉等都是高蛋白且油膩的食物,腸胃不好的人應少吃。
溫補類藥材的料理,是坊間常見的進補方式。
記者王亭月/攝影
進補的方式不只一種,一般坊間熟知的薑母鴨、羊肉爐等料理的進補方式稱為溫補,是採用韓國高麗蔘和東洋蔘等比較溫熱、辛辣類的藥材下去熬煮,較適合平 時容易手腳冰冷、臉色蒼白等體質虛寒的人食用。而容易口乾舌燥、便秘等火氣大的人,是屬於較實熱的體質,平時雖體力良好,但晚上會失眠,不適合溫補類的料 理,此類體質的人不需特別進補,但若也想在寒冷的冬天進補一下,可採用平補的進補方式。平補如同夏天的涼補補法,是採用較溫和性的藥材下去調配料理,像是 黃杞、膽蔘、西洋蔘等。
進補的由來源自於古代的人因普遍營養不足夠,所以在季節轉換為冬季之時,藉由中藥材的食補,達到進補的效果。 然而現代大學生普遍營養足夠,楊明穎認為並無需特別進補,只要注意飲食均衡,多補充蔬果類食品,減少熬夜、晚睡的習慣,再配合適當的運動,就是大學生最好 的進補方式,食補方面只是輔助作用。中文三張雅雯提到:「並不會特別去吃進補料理,但會多喝熱湯暖和身體。」成教二鍾筱涵指出,比起油膩的進補料理,比較 喜愛喝些雞湯、魚湯,許久才會和家人吃一頓羊肉爐。
現代人營養普遍足夠,進補並非必要,但寒冷的冬天,還是會讓人想吃點熱食或補品來暖和身體。在進補前若能先衡量自己的體質,就能享受美食又不用擔心會有身體不適的後遺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