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循環永續的鰻魚王國

2024/05/07 07:33
12,451次瀏覽 ・ 2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在台灣,鰻魚不僅是桌上的美味佳餚,過去更是許多養殖戶的發財漁產,近年來,迫於環境壓力與資本不足的情況,養殖業主紛紛將這塊燙手山芋置之不理,而後台灣的養鰻學者將目標指向循環使用的養殖方法。

韓玉山教授表示台灣的鰻魚養殖大概從1950年代那時候開始發跡,那這個契機也其實也是日本,因為日本已經養了上百年了,他們來台灣考察發現台灣也很多鰻苗,然後水土氣候都非常適合鰻魚的生長,所以他們就開始輔導台灣的一些養殖戶來進行在地的養殖,在1970年代,就開始急速的成長,1990年到了最高峰,那時候台灣一年可以養六萬公噸的鰻魚,幾乎九成都出口到日本去了。

韓玉山教授表示,鰻苗的特徵就是每年的波動很劇烈,有時候今年產量很高,有時候到隔年產量又突然變得很低,現在又沒辦法商業化人工繁殖,所有養殖的鰻苗,全部要靠野外採,這幾年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加上這些地下水的水質事實上也劣化得非常的嚴重,過去在台灣養殖鰻魚都是用室外的那個藻水的養殖池,所以整個室外養殖的環境,跟以前不能相比,這其實也降低了台灣鰻魚的產業競爭力。

鰻魚是夜行性的生物,所以非常適合做室內的養殖,這幾年開始在發展室內的循環水養鰻,水量使用量很少,讓可控性就變很高,養殖的密度也變得很高,對一些疾病的預防也會變得比較容易做,室外是很難去預防這些疾病,因為一些水鳥、蝦、蟹會跑來跑去。

 

永續循環 養鰻新機

養殖任何魚種,水質都是一大關鍵,投入數年時間,研發新型循環水系統的巫宗樺,以養魚前先養水為信念,致力於提升養殖生產效率、降低成本,讓更多業者享受到循環水養殖的優勢。

巫宗樺表示循環水養殖所提供的,主要是淨化水質,因為我們知道養魚就是它會產生阿摩尼亞,然後魚糞便這些的,它就污染整個水體,以往的室外就是池塘,他們就是用藻類,因為藻類就是它會利用這些含氮的廢棄物,把它淨化成比較沒有毒性。那如果是室內型的話,就沒有光照,藻類就沒辦法生長,所以它就改成用那個菌相的方式,有分成兩種,就是一種就是異營菌,然後跟自營菌,那我開發的就是系統,它比較偏向是自營菌的方式,就是有點像是就是水族缸不是會養一些什麼消化菌啊,就是類似透過這個方式來處理水中的一些這些含氮的廢物。

過濾系統,有幾個要件,第一個就是物理過濾,像水族缸的白棉,就是魚糞便攔截。不攔截的話,在水裡面一直崩壞,然後變成阿摩尼亞,溶解性的。第二個處理的環節,就是生物過濾,它需要透過一些消化菌,像魚缸裡面會有一些珊瑚沙石頭,可以讓這些消化菌生長,室內循環水,它是密閉式的環境,可以把這些水做處理,然後再做排放。

巫宗樺表示循環水的養殖,要有設備的投入,設備投入墊高它的養殖成本,在魚電共生,還沒大力推廣的時候,如果用設備來養殖魚的話,其實是比較不符合成本經濟效益,比較大力推廣大概是在2020年,它的需求一定會逐步的提升,是不是就可以把之前就是比如說碩士學到的東西,再把它做一些量產測試啊,或是把它做成商品化的東西,希望就是可以導入這種自動化的設備,減少一些人力的一些判斷跟操作,就是它是可以真正達到就是養殖跟綠能,它是可以加值的。

淡江新聞 林育葦 莫翔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大安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