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榮」兼「共融」的多元文化社會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大溪婦女成長協會

為使大眾理解

新住民的境遇

打造共融兼共榮的

多元文化社會

在大溪天幕籃球場

辦理新住民交流活動

現場有印尼舞蹈表演

服裝體驗

手部彩繪

還有精彩的闖關活動

你覺得台灣跟印尼最大的不同

就我覺得

印尼的生活步調會比較慢一點

台灣比較會比較緊張一點

比較快一點

我覺得對我們婦女的話

我覺得在台灣比較好

比較有保障

在法律上是這樣

覺得是要互相的學習的

不能說你們都每次都人家要包容我們

我們要包容台灣人

這樣大家互相包容

好棒

我也是新著名家庭

我太太是緬甸人

12歲來台灣

那我真的很開心

我們婦女成長協會

這麽細膩

就是辦了這麽一個活動

把不同文化不同族群

自己原鄉不同的服裝

原鄉的藝術

原鄉的文化在這邊

讓大家來交流

因為其實台灣就是一個

多元種族文化激蕩的地方

所以呢

我們要用更包容的心

來接納各種文化

互相學習融合出來

創造出來激蕩出來的文化

未來就是在全世界

最有競爭力的台灣文化

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

在台灣組成家庭

帶來家鄉文化美食

讓我們的社會有了更多元的風貌

在逐漸走向多元文化社會的現今

比肩皆是

已沒有人是局外人

那麽

換位思考

更是我們必修課題

都有一些這邊的民眾

對於我們姐妹現在改善很多

不像以前我們剛來的時候

就是每次看到我們

哎呀就說你娶

外籍新娘

你可能會騙錢

會跑掉啊

參加這個活動

可以讓我們了解異國的風情

他們的文化

也讓我們台灣能夠延續下去

要不然下一代都快結束了

在台灣的新住民

擁有多元文化背景優勢

把自身經驗及創意

轉為實際行動

必能展現文化新浪潮

讓整個台灣社會

就像一個地球村

發光發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8

加入時間: 2020.11.16

斛痴

加入時間: 2020.11.16
96則報導
96則影音
4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48

節日習俗愛心粽

2024-06-07
瀏覽:
3,244
推:
12
回應:
0
4:07

麥氏與博幼攜陪讀班包粽體驗食農教育

2024-06-07
瀏覽:
3,001
推:
14
回應:
0
4:52

阿姆坪防淤隧道洗禮

2024-05-31
瀏覽:
5,471
推:
90
回應:
0
5:52

大竹國中第九屆113年同學會

2024-04-13
瀏覽:
3,093
推:
1
回應:
0
3:42

春日 看見幸福

2024-03-29
瀏覽:
3,052
推:
6
回應:
0
3:29

大溪 創意豬公

2024-03-28
瀏覽:
5,474
推:
58
回應:
0
3:26

瑞興里 遲來的歡樂

2024-03-24
瀏覽:
3,633
推:
4
回應:
0
3:18

食農教育扎根幼兒園

2024-03-11
瀏覽:
13,592
推:
16
回應:
0
3:31

廢耕地 種樹行嗎?

2024-03-07
瀏覽:
6,187
推:
8
回應:
0

打造「共榮」兼「共融」的多元文化社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38篇報導,共12,8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38篇報導

12,8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