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黃金古道 雙溪志工傳承礦業文化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談起台灣礦業開採史,位於台灣東北角的金瓜石與九份相鄰,曾因開採金礦而繁華一時。而今,瑞芳地區已發展成為觀光聖地,黃金博物館應運而生,成為民眾瞭解台灣金礦產業重要的文資保存館所。

僅一水之隔的雙溪區「牡丹十三層金礦遺址」可沒這麼幸運。這片從日治時代就存在的遺址,雖然位處知名的淡蘭古道北路週邊,卻因人跡罕至而逐漸埋沒於荒煙蔓草中。直到2024年初,靠著當地居民劉進士、呂理淵等志工的引路,帶領藍天隊、暖曦協會、拾穗協會等各山社協會,披荊斬棘、除草修徑,佈繩索、綁布條,才將先民的開礦路徑及採金遺跡整理出來,希望後世子孫藉由登山健行,瞭解當年採礦、運礦、煉礦及討生活的辛勞。

新北市嘟嘟登山隊一行40人,日前在嚮導王泰然及當地志工劉進士、呂理淵的解說下,走訪牡丹十三層金礦秘境,領略礦場文化之美。

劉進士表示,「十三層」代表從山上開採帶有金脈的礦石,用流籠運抵台車,再以台車隨著軌道運抵山下的冶金廠提煉。為讓運礦過程順利,而將山徑層層修築,代表先民冶金過程繁複。

礦場位於牡丹坑溪上源的三貂溪兩岸,設有瑞三一坑、二坑、三坑,途經琉榔頭及黃金隧道,早在日治時代設牡丹坑鑛務所,帶領成千上百人開採金礦,盛況不亞於金瓜石。

呂理淵回憶起國小上學時,為採金礦工的父親送便當的往事,語氣略顯激動。他表示,與其讓這段輝煌的礦史隨著山路埋沒,不如幫大家重新找回及擦亮記憶,這是我們這一輩莫大的責任!

「我們希望成立協會,集結更多力量」,劉進士計畫打造一條「黃金古道」,串連貂山古道及燦光寮古道,成為一條O型路線,也希望有關單位能協助遺跡維護及相關安全措施,一同公私協力,將十三層遺址金礦文化推展出去。

台灣礦業的興衰,代表一段台灣經濟史及勞動史,我們更要重視文化資產,讓這段活歷史能夠延續。(公民記者正氣哥在新北市雙溪區的採訪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3

加入時間: 2024.04.03

正氣哥

加入時間: 2024.04.03
8則報導
8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3

彩繪台北城 藝文界共創北門風華

2024-06-14
瀏覽:
4,876
推:
16
回應:
0
2:43

鳥類生態上街頭 友善共存新課題

2024-06-02
瀏覽:
3,790
推:
90
回應:
21
2:46

交通安全童樂會 親子體驗停看聽

2024-05-12
瀏覽:
2,242
推:
6
回應:
0
3:07

喚起台北記憶 牯嶺街時空旅行

2024-05-10
瀏覽:
9,921
推:
100
回應:
0
1:36

親子同樂 體驗防災交通教育

2024-05-05
瀏覽:
2,144
推:
11
回應:
0
2:06

響應世界地球日 2萬人路跑倡環保

2024-04-28
瀏覽:
5,194
推:
15
回應:
2
2:56

碧潭假日遛鸚鵡 提倡動保觀念

2024-04-25
瀏覽:
9,867
推:
54
回應:
2

打造黃金古道 雙溪志工傳承礦業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49篇報導,共12,90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49篇報導

12,90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