踽踽悟寂 閒釣山林煙波 直到人衰山老

文字-A A +A

踽踽悟寂 閒釣山林煙波 直到人衰山老

 

※ 山客休相問,崇山峻嶺一神仙,重裝揹,緩緩行,晨曦嵐煙不須歸;享悠然自得之歲月閒情,釣山間清歡。一悟寂為樂,時攀力有餘,汲汲營營非吾願,且向山域釣美景。 ※

 

閒散入山,靜聽鳥語蟲唧,漫不經心地走著,把市儈那喧囂紛擾的日子拋撇,讓滿眼的山明水秀入心。每座山都是桃花源,但得蹽溪過嶺之後,上了山頭才見淡然心性,淺笑相安,如此便好。這狹窄山頭正是修煉自我的大好山河。一山又一山,一谷復一谷,山高少鳥飛,水豐草盛鹿羊肥。只緣山色四時青,山頭坐看雲起而發呆,對著山谷伊喔伊喔舒心一下,這是一種空山無人的意趣,處在群峰包圍靜謐中,是時光的閒度,也是放鬆的清歡,斜趟在一顆大石頭上,看著稀雲飄過藍天,聽著微風徐徐吹拂林梢,好一幅靜中有動、有聲的畫面,真想一直如此避世躺著,直到海枯石爛、山老天荒!

登高遠望,放眼無際,可忘懷一切,惟不變的永遠是對群峰不停的縱橫和期盼。終日看山不回頭,山山原來總一般。能夠短暫地遠離紅塵,遁入崇山深處,就把紅塵留在山腳下,就在這帳篷的小小天地裡,對山雲、對山人感覺別有一番情趣。試想,人在汲汲紅塵裡真的需要那麼多物質享受嗎?其實,轉身、轉念,當下即是淨土,紅塵已被拋撇在青山綠水之外,用山泉洗心,以寧靜沉澱雜思,或可暫隔紅塵市儈?名山連脈都走遍,贏得莊周蝶夢長。讓緊湊而緊張的日常,消融在山水間,就用這山林桃花源來修練屬於自我的悠然自得,好享歲月閒淡。

好山好水吟不盡,登山有如也正如在閱讀一本山的經卷,心是淡定的,態度是從容的,腳步是輕盈的,神采是飛揚的,行山者用行動、以沉寂的心緒,應和著水聲風聲鳥聲蟲聲,自己婉如一座老僧入定的大山,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山不動,行者的心靜,內心與山境合一,禪趣油然而生,行山者依願而行,雖踽踽山間,隨緣行山,放曠自然,疏淡中自有深意,求得一生淡然,過閒日,寫清歡。

滿目染雲山,林泉競瀟灑。深望山河且把杯,聽山溪潺聲不斷,困眠初熟,奈何頓驚醒,夢輕難記,自喜群峰幽獨,幽獨本吾性,放心追山雅,情之獨鍾,心無可奈。欲領略山河之開闊壯美與秀麗多幻,讓我們慢慢的向山頭靠近,不必問彼此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今日有幸山頭見,如果前程各異,那就彼此享受這個擦肩而過的山緣,然後慢慢的走遠,也許你我依舊帶著重裝,好讓每個山頭都有你的深情凝望與顧盼。

沉澱過往山旅,將情比山,用素心素筆,寫下山間暖意,握一份珍惜,走過百水千山,在記省裡,曾經在山徑上,望著幾天後才能觸及的那座山,遠遠的、淡淡的、悠悠的,沒有太多的心情外露,只是期盼著,山的高遠幻境,千迴百轉,看近又遠,行山者喜歡上這種超脫的夢境,每一次的親近與離去,雖然有風有雨,有星有月,有熾熱有寒冷,說說笑笑,揮揮手,又步上一條下山的寂寂路而各自展向下一回山行的起點…,一念山心放下,萬般自在!

~  百岳老查 2024.06.11.

 

附 記:

下山,又是一場寂寞憑誰訴?說山緣,總輕許,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偏又相遇,若說有山緣,如何將心事訴山知?「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席慕蓉)」嗚呼,山緣未了,夢綿延,與山美麗的誓言,始信人間別離苦!本照片是百岳老查多次北三段之旅中的一次,在安東軍山下山途中所拍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46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踽踽悟寂 閒釣山林煙波 直到人衰山老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01篇報導,共12,89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01篇報導

12,8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