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二龍,百年龍舟競渡傳承

嵌入:
文字-A A +A

 

每年端午節,台灣各地都有龍舟競賽活動,而位於宜蘭礁溪鄉二龍村擁有全台僅有獨特、已有226年歷史的二龍競渡。其緣由、典故、龍舟造型、競渡方式皆有別於其他龍舟競賽。

 

與眾不同的龍舟造型極為特殊,船首、船尾及船槳均彩繪太極圖形,船頭畫有一對麒麟,兩側各有凸起的黑白雙眼,船身畫上舞爪金龍,在水中具有避邪效用。代表祈求平安象徵。

 

相傳早年平埔族噶瑪蘭人依二龍河而居,流傳著扒龍船的習俗,平埔族人為驅鬼避邪、超渡溺斃於二龍河裡的亡魂,遂以競渡方式祭拜河神,祈求平安,到了漢人移墾之後,這個習俗才與漢人端午結合。

端午當天一早,二龍村的上庄淇武蘭、下庄洲仔尾兩村民會進行勒度儀式、祭拜,點睛、迎神、淨香、祭港、下水,遊港、獻紙頭,然後才是精采的划船比賽。

  

上庄的淇武蘭船持的是綠槳,而下庄的洲仔尾船持的是紅槳。傳統的二龍競渡,選手打赤膊,以跪姿姿勢划船,只敲鑼、不打鼓,沒有發令員、沒有起點、也沒有打鼓聲,是一場沒有裁判的比賽,由雙方共同鳴鑼決定何時開始。輸贏全憑觀眾和隊員自行認定,二庄庄民往往是來來回回賽了十趟、八趟,仍難罷休,可說是君子的耐力賽。

依傳統,比賽時辰在午後,參賽隊伍只有淇武蘭與洲仔尾二隊,庄民可輪流上陣,但女性是不能上船參賽。

礁溪二龍競渡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2001年獲交通部觀光局列為「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2006年獲宜蘭縣政府登錄為「宜蘭縣民俗文化資產」。

#本篇旁白語音使用生成式AI製作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5

加入時間: 2024.01.08

青旅攝

加入時間: 2024.01.08
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10

不只顧體能!北市義消健行祈福活動

2024-04-14
瀏覽:
5,296
推:
26
回應:
5

看見二龍,百年龍舟競渡傳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49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49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