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外省第三代 為時代上色的藝術家

2024/06/27 12:34
3,627次瀏覽 ・ 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林映慈 / 彰化採訪報導

南郭坑溪與童年 彰化青年返鄉記錄在地人文

在唯一發源於彰化八卦山的溪流 — 南郭坑溪,溪旁居住著一批自中國青島來到臺灣的移民軍眷;沿著緊鄰南郭坑溪的木棧及鑲石步道走入,便可見曾經駐紮在此的軍人生活軌跡。而臺灣畫家姜鴻逸的創作繪本《爺爺過生日》,繪本中描述的兒時記憶、眷村情懷也皆源於此地。

《爺爺過生日》為卦山力藝術祭於2021年攜同彰化創作者出版的系列繪本之一,藝術祭除了力邀創作者與居民共同回憶土地故事,活動邁入第三年,更舉辦多場在地人文歷史工坊。

如《爺爺過生日》的封面,姜鴻逸的爺爺牽著腳踏車走過龍泉橋一圖,便被選定為壁畫工坊的主視覺畫面。姜鴻逸回憶,爺爺的膝蓋在戰爭中被子彈射中,殘存的子彈碎片使其行走不便,出門需倚靠腳踏車輔助,但爺爺身上威嚴的軍人氣質仍昂揚宣發。

「我爺爺是一個看起來很嚴肅的人,但是可能因為他是鄰長,只要一出門,大家都會來跟他聊天,並沒有因為是外省人還是在地人而起過衝突。」除了完成壁畫彩繪,姜鴻逸也在為期三天的工坊中進行導讀,帶領學員們穿越兒時玩捉迷藏的小巷,述說記憶中爺爺的形象。姜鴻逸說,以前最歡樂的時光是跟著爺爺到長江豆漿店吃早點,再跟著小夥伴們一路邊玩邊往回走。當來到壁畫前(即龍泉橋旁),姜鴻逸特別指出牆上八卦山大佛的位置,笑稱以前只要朝那個方位看,就能一眼瞧見大佛!

照片

位於龍泉橋和民宅之間的繪本主題壁畫。林映慈/攝

照片

姜鴻逸分享兒時與爺爺共同出遊的回憶。林映慈/攝

 

藝術源於生活 夢想源於訊號

姜鴻逸從小養成「自由書寫」的習慣,家中的牆上、地上,甚至是家具衣服都留有他的隨筆塗鴉。高二時,在作文中第一次提筆寫下想學習藝術的願望,「我覺得當初是聽到一個訊號,在被升學考試安排好的道路上,我發現原來有另一條軌道可以走下去,可以追逐夢想。」進入臺北藝術大學後,姜鴻逸的個人創作聚焦於生命反思、戰爭影響意識等主題,直至進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開立畫室並創作繪本,指導壁畫活動,姜鴻逸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藝術思想已從個人角度轉為更具公共性的面向。

照片

作者展示繪本發想過程的狀態,桌面上散置著顏料盤、爺爺過生日的照片和繪本線稿。林映慈/攝

分享選定以爺爺過生日作為繪本故事的原因前,姜鴻逸先提到他自2019年至2021年的經歷。「我跟instant42(即卦山力主辦單位)從2019年開始作田野調查,到2021年間經歷手術、發想和定案,這是耗時三年才完成的繪本。」姜鴻逸說。其實南郭坑溪並無太多照片記錄,進行田調的工作有相當難度,繪本內容的考察除了倚靠居民口述和文獻外,他也利用休養時間整理過往作品,重新思考生命軌跡。最後選定以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 爺爺過生日為繪本主軸,並利用粉紅色、桃紅色勾勒線條,作為貫穿繪本的主要精神象徵 — 懷憶生命、紀錄歷史。

 

與成長對畫 繪本凝聚三代人的回憶

照片

流淌在民宅間的南郭坑溪,是繪本中姜鴻逸與同伴抓螃蟹的好去處。林映慈/攝

姜鴻逸提到,《爺爺過生日》的繪本主旨其實緊扣三口:養家糊口,療癒傷口,找到出口。從爺爺支撐起家庭生計的一代,到外省二代軍眷的相互照撫,再到姜鴻逸,由他為橫跨三代的生命痕跡留下紀錄,以繪本帶出外省移民的生活,鄉愁,以及戰後生活中說不出口的傷痛。姜鴻逸說,在南郭坑溪旁生活的居民不僅僅有外省移民,還有本地人及原住民都曾居住於此。他笑稱,其實大家並沒有刻意區分誰是誰,誰又從哪裡來,都只是仰賴母親河(南郭坑溪)孕育的人罷了。

在導讀的路程中會經過姜鴻逸的老家,也是繪本中福山青雜貨店的原址。福山青的福山來自爺爺山東煙台老家的地名,青則取自青島。在導讀下,姜鴻逸兒時幫爺爺送貨給阿兵哥的景象歷歷在目,我們彷彿又看見一位雜貨店店主在顧客離去前,又塞了些免費用品到對方手裡。而在雜貨店結束營業後,由姜鴻逸父親製作的雜貨店招牌被慎重地保存下來。除了作為念想,福山青也成為繪本中除生日意象外,滲入姜鴻逸生命中的重要象徵,而他也將位於公園路的畫室也命名為福山青畫室。

照片

繪本中的「福山青」雜貨店舊址,現為作者老家,對面的紅磚區是陸軍營區的汽車維修廠。林映慈/攝

繪本故事中,曾出現姜鴻逸做噩夢落水的回憶,這也是他認為最難以用畫面呈現給讀者的一幕,其中兒時的害怕情緒最終被濃縮成鮮綠色,以重獲新詮釋了這段記憶。「雖然我們家從爺爺就開始就定居在南郭坑溪旁,奇怪的是,小時候有個惡夢不斷困擾我。」姜鴻逸將夢中幾乎被大水淹沒,向父母大聲呼救的場景,融進與爺爺對話的畫面。姜鴻逸回憶,在近幾年其實還有做類似的噩夢,但是在夢中想到爺爺的那句「誰沉不住氣,誰就沒命。」關於戰爭的描述,他深吸一口氣後,發現在夢中令人恐懼的大水不過是一條小溪,自此,姜鴻逸再沒做過類似的噩夢。

 

為時代上色 姜鴻逸搭建青年與歷史的橋樑

照片

《爺爺過生日》的原稿被收錄在手工打造的展覽木箱上,讀者可自行選擇以順敘或倒敘的方式觀賞故事。林映慈/攝

「其實我畫的繪本,需要的是請大家靜下心來,跟隨導讀一步一步去思考的。」姜鴻逸說,創作繪本的過程中並沒有受到限制,能盡情地將想傳遞給讀者的思想以圖畫呈現,因此在繪製過程中總是盡全力將能以顏色、構圖表達的情緒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姜鴻逸眼中,他期待《爺爺過生日》及其壁畫工坊,能跳脫既有的藝術思考,以公共且開放的方式影響彰化在地藝術青年,讓年輕
藝術家在追求個人創作之餘走出封閉空間,觀察身邊流動的空氣及人群,藉由媒合機會及創意,隨時記錄分享藝術的體悟。

照片

姜鴻逸重製多次繪本畫面線稿,最終決定以桃紅色為主要線稿顏色。林映慈/攝

為了記錄回憶而開啟的田野調查、製作繪本、撰寫文字和進行壁畫教學等工作,是姜鴻逸在大學時期從未想過會接觸的領域。尤其在壁畫彩繪時,不時有熟識的鄰居經過;部分人選擇加入彩繪行列,部分人一眼便認出姜鴻逸,在一旁說著:「這就在畫你(姜鴻逸)爺爺嘛!」姜鴻逸發現,原來爺爺在南郭坑溪旁,在龍泉橋旁,在福山青雜貨店甚至是在公園路上都留有足跡。當他帶著繪本來到長江豆漿店,與其共同回憶爺爺坐在店內、與店員聊天的樣貌,從鄰里視角重新走過爺爺在世的生活軌跡,彷彿又重現一次爺爺在福山青中,過生日時鄰里皆來慶賀的畫面。

有人說,藝術家總是孤獨的存在。若將這句話套用在姜鴻逸身上,會發現其中的孤獨是一人坐在桌前,每日花十二小時製作繪本的過程。若翻開《爺爺過生日》,看到的是一位老兵,一個生活圈,一條南郭坑溪,公園路上居民的人情回憶。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