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國小帶學生深入漁村文化
【記者 洪千茵、黃郁茗 / 彰化報導】
王功國小的「走讀王功」
沿著台61西濱快速公路,四周許多大型風扇圍繞著西海岸,這裡的村落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也大多與「海」有關。位在彰化縣芳苑鄉的王功國小,正好擁有這集風力和海洋資源於一身的學習寶庫,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讓王功國小努力推動土地相關的課外體驗,並從106學年開始串連社區,一起發展出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走讀王功」的系列課程。
王功國小教務主任徐鳴駿說到 :「其實這些課程從106學年前就開始了,有許多體驗活動從以前就有,只是散落在各處,而我們藉由新課綱重新串聯起來。 」王功國小期盼「走讀王功」這門校本課程,陪伴孩子從潮間帶、社區歷史到地方產業等,更加深入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藉此看見生活細微之處,也在心裡留下一些對家的記憶。
全村一同串起與海有關的學習
「走讀王功」這門校本課程,從小學一年級延伸到六年級,學生從自己的校園開始認識起,而後則是社區與整個環境。課程也融入實地踏查、觀察訪問、問題思考、藝術創意、科學探究及永續環境等學習,讓孩子從自身的感受力及觀察力出發,近一步養成能夠思考及表達的能力,並透過不同媒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家鄉。
徐鳴駿提到:「這裡有些孩子住在海邊但沒去過海邊,很可能是因為家裡擔心海的危險性,又或是少有時間帶孩子去體驗。」王功國小的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扮演起帶孩子走出校園的角色,並且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或支持,讓家長了解當孩子走進海洋,除了可以了解海的習性、物種的多樣性,也有機會透過學習共同守護大家一起生活的環境,除了認識海洋生態以外,孩子也走入社區認識不同的店家和農漁牧等在地產業。王功國小學務主任莊雅媛提到:「有些孩子家裡是開養雞場的,但他可能對養雞場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我們陪伴孩子走進生活場域了解不同產業的工作內容,像是有時候去鴨蛋場,蛋場職人原本可能覺得這沒什麼好介紹的,但當我們和孩子開口問了很多問題,他們就會知道原來我們想了解這些,並反思可以端出什麼向孩子分享。」
從學校連結到社區,這些互動與體感上的接觸,除了幫助學生在生活場域能夠開啟好奇心,回校探究文史資訊也能有更立體的腦中圖像。同時「走讀王功」對村落來說也是雙向的共同成長營,從孩子的家長、家庭甚至到地方的農會、村落,他們把自己在做的工作轉變成體驗學習的內容,也都為村落帶出另一番自信與認同。
學生以美學、烹飪認識蚵的誕生
五月二十日上午,一群王功國小的學生,正在進行以「珍珠蚵」為主題的藝術課程。來自華德福實驗小學的美術老師黃琬婷陪伴學生從認識「蚵」的來源及養成開始,進一步討論如何將「珍珠蚵」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融入繪本與他人分享。學生也在過去幾堂課程中,提出創造在地食譜的想法,他們與家人一起討論在地食材的運用,並在實作過程以同學家的「珍珠蚵」作為核心食材,研發屬於王功的「起司珍珠牡蠣燒」及「現包牡蠣水餃」等創意料理。
黃琬婷談及:「要全班一起做一本繪本很不容易,需要呈現每個孩子的獨特同時整頓風格,因為我希望這不只是擅長畫畫的孩子的事情。」而她也在這段旅程看見孩子上、下學期的成長,像是過去孩子畫完圖以後,時常會來詢問她:「老師,這樣畫可以嗎?」但她總是鼓勵孩子畫作沒有對錯,並且努力看見他們眼裡的家鄉風景。如今孩子慢慢能夠拿著作品與老師分享他們對王功或是海洋環境的想法,而不是詢問對不對。黃婉婷認為先去陪伴孩子認識他們的生長所在,再藉由挖掘到的知識及感受去創造故事,會更有機會建立起他們對於自身及家鄉的意識。
從走讀王功長出認識家鄉的觸角
走讀王功在不同學習階段裡,分別將「知」、「行」、「思」作為三大核心價值。希望學生在認識地方的過程中,也能在實際與地方互動的過程中,更了解生活周遭的一草一木,甚至是這裡的生活模式及文化樣貌。王功國小除了期許學生透過課程長出更多元的學習觸角,關切起自己周遭的環境,同時也希望老師、學生、家長及社區一連貫的共襄盛舉,有機會在相互共學的過程中更靠近地方、點亮不同的工作產業,讓王功人都有機會了解自己對地方而言的重要性,並願意分享彼此,為家鄉感到自信。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