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無米樂~菁寮庄網路動態導覽行銷國際~無米樂故鄉~蛻變中的菁寮1/2
無米樂故鄉~蛻變中的菁寮1/2
影片出處~感謝台南縣政府,高雄聚山影視製作
2011無米樂~菁寮庄網路動態導覽行銷國際~無米樂故鄉~蛻變中的菁寮1/2
無米樂故鄉~「菁寮庄」人文發展歷史脈動 黃永全0931033700
台南縣「後壁鄉」在明鄭時代屬承天府天興縣。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設台南台灣府,下設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後壁鄉屬諸羅縣,那時尚是荒蕪之地,雍正年間設廳,改屬鹽水港,後來屬嘉義廳的庄堡合稱「後壁庄」。台灣光復後設置「後壁鄉」。
「後壁鄉」位處台南縣最北端,東迄白河鎮、西與鹽水鎮相接,南隔急水溪昆鄰新營市與東山鄉、北面則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義竹鄉相望。境內地勢平坦,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總面積約71.20平方公里。居民人數約27,000人,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的穀倉,其耕地面積達三千五百多公頃居全台之冠。
「菁寮庄」名稱沿革:清朝時屬台灣府諸羅縣鹽水港廳下茄苳北堡,由於此地人民大都種植「青仔」(一種染料樹),因產量豐富,人民生活得改善,為促使普遍種植因此取名「青仔寮」即是「菁寮庄」地名。本地的藍染工藝,起源甚遠。靛藍織染,不僅提供了染料商品,隨之發展的彩紋圖騰,更宣告了產業文化的誕生。光復以後,本村則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一時蔚為盛事。而且當時南北交通動線與生活重心位置,即是興盛的鹽水港聚落,貨物往諸羅縣運輸,與銷售必經的中繼站「菁寮庄」,亦是鄰近聚落發展經濟最早的庄堡,
1保「墨林」與2保「菁寮」名稱(原後菁寮):日據時代將青仔寮「菁寮庄」分成七堡,光復後重新劃名,一,二堡抽籤,抽中者使用原名,其餘自行命名。菁寮村即為幸運者,而墨林村則由當時阮謙先生,就當地人才出眾,取名墨林村(墨客林立之意)。3保「後?」村:緊鄰八掌溪河畔,昔日私人製糖之草寮林立,又位處「菁寮」聚落之後,因而得名。4保「崁頂」,5保「菁豐」(原前菁寮),6,7保「新嘉」(原白沙屯)。
所以在清末到民國50年代,當地不只以稻田農作和藍染(清末民初)及草編製品帶動繁榮外,更發展出早期阿公阿嬤的嫁妝品興盛的商店街林立,(每種行業皆有數家以上,金飾店,囍餅舖,西服店,布行,棉被店,禮服店,皮鞋店,腳踏車店,傢俱工廠,酒家,茶室,飲食館,販仔間民宿,碾米廠,鐘錶店,美容院,冰果部,理髮廳,打鐵店,木桶製作店,戲院,西醫診療所,中藥鋪,家庭五金行,雜貨店,磚廠,蓋屋營造廠,大型菜市場,信用組合會社,輕便車道,應有盡有)。
菁寮聚落的沒落起因於,後壁寮開始因1902年火車站交通建設的投入逐漸發展起來。日治以後,1908年縱貫鐵路與縱貫道路通過後壁寮(侯伯村)附近,國內運輸靠台灣鐵路後壁車站,與台一線的運輸交通車輛的方便性,取代了「菁寮庄」的交通路線,隨及菁寮聚落慢慢沒落,至今菁寮聚落「菁寮」與「墨林」,只剩老弱婦孺,約不足1400人,物少人稀與老舊破損房屋的萎縮景象。
. 「菁寮」聚落乃是帶動「後壁鄉」發展之源頭.1919年「菁寮信用組合」,「菁寮北勢老街」,1911年建立「菁寮國小」,1952年的「菁寮戲院」皆是代表後壁鄉,最早的金融業務,商店街商圈,學校,娛樂場所,整條「嫁妝老街」的繁華景象,熱鬧非凡,甚至有數間的「酒家」,「查某間」,「販仔間」,「美容院」,「傢俱店」,「布行」,「輕便車道」,「自轉車店」等等高經濟能力,可做見證.
但在「菁寮庄」沒落40年過久時,也有反彈回升的利基,目前菁寮聚落雖然繁榮景象不在,但百年景物依舊,與老年人的智慧與記憶和老技術猶存,所以在約1999年,菁寮墨林村落發展出守護在地文化資產,與重拾傳統老技藝的產業藍染與草編為出發,當然也著重在地老人的存在價值,即開始發展在地老農村與老街經濟商圈「社區總體營造」,挖掘菁寮聚落的「人」「文」「地」「產」「景」與關懷老人的職責,再次發展出傳統台南嫁妝一牛車的文化資產,與文化創意市集活動的展現,復甦活絡嫁妝文化產業的經濟,提升在地傳統文化與生活品質。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