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船町藝樓 用泥土染出五彩織品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曾若菱、楊甯伊/高雄市報導】入船町藝樓位於高雄左營眷村——建業新村。穿過佈滿植物、充斥著大自然氣息的庭院來到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由老闆翁綉惠染藝出的泥染手工藝品,像是圍巾、絲巾、衣服、帽子等一一陳列展售於此。除此之外,還有她採集土壤時赤腳站上「原土」所拍攝的黑白照片,以及一排來自柴山、觀音山、旗尾山、內門等地,有著黃、橘、棕咖啡等顏色變化的「高雄土」試管架裝飾其中。

繼續再往裡走則是翁綉惠的「工作區」,可以看到一大箱她親自從山上採集的泥土和泥染工藝所需的工具等。在入船町藝樓裡,翁綉惠除了製作與販售之外也推廣泥染工藝,開設「弁柄泥染」教學課程,期望以來自大地的材料並結合在地特色,創造出色彩繽紛且獨一物二的工藝品,讓更多人認識泥染工藝、體會到泥染的美學魅力。


↑入船町藝樓創辦人翁綉惠展現出獨特的手藝。攝影/曾若菱

以「採集高雄土染色計畫」聞名的翁綉惠,不斷去到高雄各地蒐集土壤,並持續研究如何用在地泥土染出具在地色彩的「高雄衫」,希望能讓泥染被更多人認識,也能藉此用在地化去迎向國際化。起初,翁綉惠於2022年在鹽埕一帶承租歷史街屋後,並將其改造創立入船町藝樓,從事推廣泥染工藝,期望喚起大家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並深化大眾對家鄉土地情感的連結。直至2023年底,因面臨租約到期,翁綉惠決定將入船町藝樓搬遷至左營的建業新村,擁有前庭後院的眷村宿舍比起透天形式的老屋,讓翁綉惠有更多發展可利用的空間。

成為泥染工藝師前的豐富經歷

從小就熱愛勞作、喜歡親自動手做一件件手工藝品的翁綉惠,這其中最喜歡的當屬天然染色。在高中與大學時翁綉惠都選擇家政科系就讀,但畢業後她卻曾短暫進入一般公司做行政崗位的工作,在這段期間,工作的忙碌使得她再也沒有時間可以去做喜歡的手工藝,使她覺得自己一直在不斷的流失著能量。覺察到問題後,翁綉惠決定考取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往設計領域繼續鑽研。研究所畢業後,翁綉惠也曾赴設計公司工作,沒想到依然面臨同樣的問題,公司的工作模式讓她無法隨心自由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使她決心要開設屬於自己的工作室。

翁綉惠提到,雖然最喜歡天然染色且在其中最早接觸到的其實是「藍染工藝」,但由於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藍染對環境空間的要求極高,需要有空氣的流通、符合條件的溫度與濕度來放置染缸,除此之外還需要每天攪拌並觀察它的變化,讓翁綉惠最後只好暫停進行。改變方向後,直到一次的偶然機緣下,翁綉惠在大稻埕發現一間「簡單喜悅」工藝選物店,並看到他們公告引進日本泥染的課程招生,「我就覺得很訝異,泥土怎麼可以拿來染布。」因為對天然染色始終抱有很大興趣,她便毫不猶豫的報名上課。

首次接觸泥染,來自大地產出的自然色澤令翁綉惠從此愛上,也讓她發現泥染與其他天然染色的不同,變化性高且較不受限的泥染更加符合翁綉惠的偏好。2018年來自日本的一位泥染工藝師到簡單喜悅開設種籽教師課程,翁綉惠再次報名參與,她分享到:「每次看老師操作時都會覺得很容易,等到自己上手時才會發現它的困難。」泥染需要投入許多時間練習,並且要不斷的累積經驗才有辦法做出令人驚艷的作品。透過持續不斷的學習,翁綉惠終於學成晉升為泥染種籽教師,正式踏上泥染工藝師的道路。

入船町藝樓的建立與遷移

身為泥染工藝領域的老師兼設計師,翁綉惠一直希望能讓泥染被更多人認識,直到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2010年推動「大駁二文青創星埕」計畫,提供資金補助以鼓勵青年用文創產業進駐,讓她終於有機會承租老屋、開設工作室來實現推廣泥染工藝。起初,翁綉惠因為非常喜歡鹽埕一帶的歷史文化與文創氛圍,加上有許多自己兒時假日玩耍的回憶,於是決定設址於此;另外,翁綉惠之所以選擇老屋承租並自己動手改造則是因為認為這也是一種永續利用的方式,且可以賦予老屋新的用途、延續它生命的意義。

2023年底至2024年初左右,由於租約到期,翁綉惠再次尋找新的落腳點,最後決定於更好發揮染布空間的左營建業新村,作為品牌新開始的地方。以往的入船町藝樓雖然也持續的在開班授課、教學泥染工藝體驗,但翁綉惠坦言,其實常面臨課程招生困難的問題,由於行銷力度不夠,以致於無法有效地將其傳播推廣出去,因此翁綉惠也藉此搬遷整頓機會,重新來評估現今市場需求,制定新的行銷規劃。

教學帶來的樂趣與感動

翁綉惠分享到,令她記憶最深刻的是有一位約國小二、三年級的學生,在被家長帶來的時候,剛開始其實非常不願意參與且完全坐不住。翁綉惠因此告訴孩子發明自己想做的內容且不能跟她做一樣的,那名學生最後也真的在自己隨意的折法下,做出富含個人特色的作品。直到攤開染布的那一瞬間,她告訴孩子看到了山和海並反問學生看到了什麼,而學生也充滿興趣、開心的跟翁綉惠介紹自己的作品,像是有楓樹和小鳥,這個過程令翁綉惠覺得自己和學生都充滿了成就感與快樂。

除了工作室的課程之外,翁綉惠也去到各個學校帶課程,授課內容便會以泥染採集的「原土」開始,希望可以增進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重新認識腳下的土地。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學生漸漸地會去欣賞泥土的顏色、聞大地的氣味,不會因泥土髒而排斥。除此之外,在翁綉惠的教學下,學生也會思考與食物做連結,像是在磨土時,就會主動說:「這個很像巧克力、這個像是咖哩醬」等言論,令翁綉惠深受感動。

「我非常喜歡看大家把染布拆開的那一瞬間,因為大家臉上所露出的驚喜表情和驚呼聲都是非常自然、真實的反應。」翁綉惠覺得在那個當下每個人一定都會是感到快樂且滿足的。

一步步用泥土做出彩色、有圖案的手工藝品

在入船町藝樓裡,泥染的製作分成兩種類型,一個是使用日本引進的泥染料——古色の美製作,另一種則是使用在地採集的原土來製作。翁琇惠表示,泥染與其他天然染色的差異在於是「土做的」,它不會自己吸色因此要把它想像成是極細的色粉,在做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搓揉,才能讓染料堅牢的附著在纖維上。

日本古色の美泥染料它的土壤來源自世界各地,且有多達20幾種的顏色,這些顏色變化是由於土壤在不同溫度下會產生不同顏色所造成的。因為是已經製作包裝好的染料,所以染色時就省去了很多繁瑣的步驟,將包裝裡的染料搖勻確定沒有沉澱或結塊後,倒入所需份量並加入清水攪拌,就可準備進行染色。但纖維在染色之前需要先進行染前處理,將布料浸泡在古色の美所研發的預染劑裡面,因為土是負離子,經過預染劑的浸泡後可以使纖維變成正離子,即是利用正負相吸的原理。

首先,如果是事先已經過染前處理的纖維,需要再將布料置入清水中使其變濕再將其擰乾至不滴水的狀態,以便於染色。第二,將布攤平再對折且將其分成三等份,之後像是折扇子的方式,將三個部分都做一正一反的折法,最後把三個部分折成一個正三角形,並確定每一條邊及每一個角是否對齊。第三,使用橡皮筋綁住三個角做固定,就可開始進行染色。

第四,染色前再次攪拌均勻染料,因為泥染料每一秒鐘都在沉澱,之後將布浸泡在染料裡,並做搓揉動作且每一層都須打開不斷搓揉檢查,讓染料可以更好的吸附在纖維上。第五,把布料一一浸泡於每一個需要的顏色染料裡並重複第四步驟。最後,用一條乾布將多餘染料吸出就可將布攤開,之後拿到室外太陽光下曝曬即可完成,由於泥染需靠陽光來定色,因此需等待確定曬乾後才可以進行第一次的下水洗滌。

使用在地採集的原土費時較長,因為前期還需要將其製作成染料才可以進行染布的動作,後面的染色步驟就與日本泥染料相同,自行選擇喜歡的技法來做。首先,需將採集到的原土曝曬到完全曬乾,之後才可以開始做過篩,且過篩需要進行三次不同細度的篩選,接下來再研磨,最後加入豆汁就可做成染在纖維上的染料。

傳承泥染工藝

翁綉惠從接觸泥染到創立入船町藝樓,始終希望這項技藝能被更多人看見,除了透過教學推廣、販售自制商品之外,她也增加客製化訂單項目,「我覺得客製化可以讓我自己有所成長,同時也是我能用泥染幫助客人實現願望的方式。」在跟客人討論的過程中,為滿足客人的需求會源源不絕的產生新想法,無形中也讓泥染有了更多種的可能性。

在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下,翁綉惠認為泥染工藝被機器所取代的可能性較低,無論是製成染料還是進行染布都需要倚靠人的雙手來進行;另外也有許多泥染藝術家和老師,不斷在藉由創作教學來為這項工藝的延續做努力。但翁綉惠坦言,也有部分大眾其實不太喜歡「手作」這件事,因此她也積極朝著商品開發做轉型,希望可以讓對手作較不感興趣的客群,能以直接購買商品的方式來認識泥染,使泥染工藝的傳播不受侷限。

採訪側記:

經過這次的採訪,可以明顯感受到翁綉惠對泥染工藝的珍視態度,以及想把泥染的好帶給更多人的用心。對我而言,與採訪前看過的文字資料相比,心裡感受到的觸動更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樣子。在她的口頭介紹和實際手作教學下,我對泥染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之後看見許多泥染手工藝品,想必一定會有更進一步的想法與體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205則報導
2,309則影音
71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11

李永謨把樹皮樹葉 做成藝術品

2024-07-31
瀏覽:
752
推:
0
回應:
0
2:50

實驗劇場展演感染者獨白 走進HIV+日常

2024-07-29
瀏覽:
2,156
推:
2
回應:
0
4:14

⟪留下來的人⟫ 寫出偏鄉長者的生命與需求

2024-07-26
瀏覽:
4,798
推:
7
回應:
0
2:55

侏儒症患者開火鍋店 餐具迷你服務迷人

2024-07-24
瀏覽:
4,273
推:
20
回應:
0

侏儒症患者開火鍋店 餐具迷你服務迷人

2024-07-24
瀏覽:
2,686
推:
0
回應:
0
2:55

海廢做成文創品  龍華科大攜新屋辦特展

2024-07-22
瀏覽:
4,625
推:
14
回應:
0
3:03

茶園建微氣象站 蔡旭志以數據輔助種茶

2024-07-19
瀏覽:
5,156
推:
10
回應:
0
2:47

明德高中角力隊 堅持夢想的力量

2024-07-17
瀏覽:
4,653
推:
0
回應:
0
3:22

陳凰鳳用語言幫助新住民 打開大學之門

2024-07-15
瀏覽:
6,170
推:
15
回應:
1
2:53

陳淑慧留草、養雞 種植有機紅棗

2024-07-12
瀏覽:
9,900
推:
1
回應:
1
3:41

菱潭埤的豐年祭

作者
2024-07-27

入船町藝樓 用泥土染出五彩織品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816篇報導,共12,9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816篇報導

12,9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