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耶穌所說,當我們愛別人時,人們就會知道我們是基督徒。(簡報提供: Lakkis牧師)
【發光新聞記者小尖Carrie屏東台北特別報導3】賴信道牧師引導大家思想,教會是為了什麼⽽存在呢?他提醒大家,教會的四個特徵是為了要見證(Martyria),為了要儀式(Liturgia),為了要團契分享(Koinonia),還有要服事作善工(Diakonia),「那麼,我們為什麼做這些呢?」賴信道牧師問。
從教會到基督徒的使命,賴信道牧師提醒大家,尤其是青年,「現代化主義與靈性取向的個⼈主義者都注重個⼈的滿⾜,像這類型的⼈不需要信仰上的團契⽣活。但重要的是,聖經經卷都是為著信仰團體所寫的,⽽非為個⼈⽽寫。基督的福⾳不是強調愛⾃⼰或是僅⽌於愛上帝⽽已,⽽是要行出對鄰舍的愛,才是基督信仰的重點。」
「我們基督徒被呼召,不是為了顧守教會的組織與機構,基督徒在這個受罪惡影響的世界被呼召,是為了要轉化世界。基督徒在個⼈轉化要經歷生命的更新(復活),對社會轉化來說,要人們看見上帝的國度,對世界轉化來說,是經歷新天新地的開始。」尤其在個人主義盛行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遠,社交和情感方面疏遠,這些疏離情況造成的心理、社會和道德成本都高得嚇人。
賴信道牧師提到,「多年來,西方教會的個人主義趨勢仍不斷增長,個人主義者對教會和社區生活的興趣也愈來愈不感興趣。」但他也呼籲,「我們基督徒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核心不是追求私人信仰,而是要以能成為關心鄰居朋友、對身邊的人付出關懷和愛的基督徒生命為目標。」
賴信道牧師引用約翰福音13章34節說明T字型愛的誡命:「我賜給你們⼀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徒了。」
賴信道牧師總結今日個人主義下導致在教會牧者在牧養上的挑戰,他以厄洛斯(Eros,情感之愛)的個⼈之愛跟愛加倍(Agape,無私的愛)的群體的愛來說明,「個⼈主義會導致我們失去基督徒的宣教使命,信仰願景,以及傷害了教會的⽣命。因為個⼈主義式的信仰不需要教會、不需要基督、也不需要對群體的愛。」因為基督的福⾳從來都不是強調「愛⾃⼰」或是「僅⽌於愛上帝⽽已」,⽽是強調「對鄰舍的愛」,「正如耶穌所說,當我們愛別人時,人們就會知道我們是基督徒。」
賴信道牧師認為,面對今天德國教會面臨的個人主義的艱鉅挑戰,台灣也可以做為借鏡,不僅是德國教會,目前全世界都面臨個人主義下帶來的情感孤獨的嚴重後果,他仍勉勵我們,不管現在的生活您感到無力挫折,或對上帝國失去了盼望,或是科技不斷更新,有些牧者甚至困惑未來會被AI取代嗎?
最後,賴信道牧師引用馬可福音四章26-29節,「⿊夜睡覺,⽩⽇起來,這種⼦就發芽⽣長,那⼈卻不知道如何會這樣。」來勉勵大家,再次強調人宣講福音就像農夫撒種,會不會發芽是在於上帝,人只管盡力就好,就像基督承諾我們的,「我從地上被舉起來的時候,我要吸引萬⼈來歸我。」(約翰福音十二章32節)那麼信實、那麼可靠!
▲「我從地上被舉起來的時候,我要吸引萬⼈來歸我。」(約翰福音十二章32節)(簡報提供: Lakkis牧師)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