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茶園建微氣象站 蔡旭志以數據輔助種茶

2024/07/19 21:00
13,358次瀏覽 ・ 1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洺賢、周品瑜/新北市報導】天然茶莊負責人蔡旭志,從父母親手中接手茶園後發現,過往種植茶葉只能依循的前輩的經驗傳承,並沒有一個標準流程。因此,他與阿龜微氣候合作,使用茶園微氣象站以及土壤感測器,收集氣溫、濕度、降雨量,土溫以及含水量等,了解詳細的茶園情環境情況。同時,也期望運用這些數據,建立一套茶園管理的標準流程,不但讓茶樹種得好,也能讓有志於茶葉產業的民眾有所依循,具有有效的茶葉傳承。

照片

↑蔡旭志與茶園合影。攝影/周品瑜

身為茶園第四代的蔡旭志,自幼成長於茶園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下深知茶產業的辛苦,在高中時期,他並未想繼續接手茶園工作,因而就讀基隆海事(現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的養殖科,想逃離茶園生活。後來,經歷了當兵以及不忍母親獨自經營茶園與餐廳的辛勞,因此接下茶園的傳承重擔,同時也整理原先家中一再荒廢的茶園,使用有機手法種植茶葉。並且與時俱進的吸收新知,導入智慧化技術應用於茶園,收集數據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使茶園管理上有更多的指標與依循。

轉型智慧化茶園的契機

由於傳統的茶園經營模式,都是依循茶農前輩與個人經驗的傳承,來判斷茶葉的生長,過程中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準作業程序,往往只能以肉眼看到現在的茶樹是什麼狀況後,才能從過往的經驗來判斷相對應的處理方式。蔡旭志在管理茶園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以及茶園地點恰巧位於南港與汐止的交界的大坑溪谷山區,常常面臨極端氣候的而產生的高溫、降雨不均的影響,栽種管理並不容易,同時他也發現有許多新進的茶農,會因為缺少前輩的經驗傳承,而較為不清楚每個季節應該要如何因應不同的情況,缺少了對照與標準,因此讓他進一步思考,該如何將茶園管理有一套標準流程,以及在管理上更加精準與數據化,得以擁有有效借鑑的複製與傳承。

從有想要改變的念頭,到真正執行,當中也歷經三到四年的時間。蔡旭志表示,起初自己有這個念頭時,在當時是較為創新的想法,因此相對應業者的資訊較少。經過不斷的尋找以及了解不同業者的模式後,最終在2020年,蔡旭志選擇與自身理念契合,且有共同理想與目標的「阿龜微氣候」合作,導入了「微氣象站」以及「土壤感測器」兩項設備,進行茶園的大數據收集。阿龜微氣候在2017年創立,深耕於農業科技領域,利用蒐集數據分析,協助農友有效的了解農地狀況。

阿龜微氣候透過發展物聯網的技術以及資料分析,再結合物聯網感測設備,針對不同農民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更加細緻、客製化的協助農民解決問題。除了本次的茶園監測之外,還有協助有機大豆農民,發展生長模型與種植決策輔助系統;協助文旦農民,裝設自動控制系統,判斷哪一區域需要水,而非全區域一同灌溉,導致過度灌溉或缺失水分等問題。

照片

↑微氣象站與土壤感測器的運用。製圖/李洺賢

微氣象站與土壤感測器的運用

微氣象站的好處是,能夠精準的顯示茶園此地的氣象,因為微氣象站的偵測範圍大概是茶園的方圓半徑五公里內,因此具有一定的精準度。由於茶園常常面臨極端氣候而產生的高溫、降雨不均的影響,因此,透過微氣象站的環境數據蒐集,例如一批茶的種植期間,累積多少雨量、茶園的溫度與濕度,藉由數據對應茶期,可以了解品質較佳的該批茶,是在什麼環境下生長出來的,是否是因為此次的氣候條件,而種植出品質較佳的茶葉。

在微氣象站的數據蒐集上,阿龜微氣候會提供每個月的數據分析報表以及即時環境數據,蔡旭志可以透過後台的數據分析,了解茶園的溫差大小、風向、露點、日照時間等相關資訊,進而讓他可以了解在後續的管理上,該執行什麼方案。除此之外,茶園內也運用土壤感測器,透過兩個為一組的感測器,分別在土下深度25公分以及50公分兩處,監測不同土層的土溫、含水量、土壤肥力以及導電度等等,藉由兩組不同土層位置的數據,呈現對照以及相關變化。透過分析建立最適合茶葉的生長條件與標準流程,例如將土溫控制在24到25度之間,協助茶農可以判斷茶葉施肥、灌溉、採收的時機。

在氣候異常炎熱以及人力短缺的情況之下,這兩項設備工具便能協助蔡旭志完成判斷時機。雖然原先茶園中就有設立灌溉系統,但是茶園身處露天環境,無法與溫室一樣擁有可以快速降溫的因應方式,同時也無法在炎熱高溫的環境下直接灌溉,茶樹會因為茶葉上殘留水珠,經太陽照射後灼傷,導致日曬病的產生。而使用土壤感測器後,可以即時了解土壤含水量,像是茶樹最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介於70%-90%之間,使茶農可以判斷何時是灌溉的最佳時機,再連動灌溉設備的遠端操作系統,不但能在夜間執行灌溉,減少日曬病的發生,也能減少人力,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更加容易的完成茶園管理。

照片

↑微氣象站。攝影/李洺賢

照片

↑土壤感測器。攝影/李洺賢

有機茶園 以草生栽培活化土壤

踏入茶園可以發現,茶叢旁同時也有草共同生長,似乎與一般印象中的走道較整潔的茶園不太一樣。蔡旭志表示,一般茶園的走道的土層稱作堅實層,土表較光滑堅硬,水分不易滲入土壤,因此在耕作時需要倚靠小牛翻土機將內層打碎,將肥力拌入土中,類似於翻土,但這種方式卻會讓土壤的溫度有劇烈的變化,因而對茶樹造成連動性的強烈傷害。因此,蔡旭志選擇以草與茶樹共生,草的根系多界於於15到20公分之間,透過草的根系鬆土以及讓土壤透氣,進而使土壤活化,避免傷害土壤。同時,茶樹的根為了要避開草的根系,也產生競爭性,會再向下扎根,根系較深較不容易受到傷害。

而在草的管理方面,除了採茶期間需要將草撥開、除開或是稍微修剪短一點之外,其餘時間,除非草生長得過於高大時需要物理上的修剪,通常都是放任草自行生長,「因為採茶期不修短一點,採茶阿姨會罵會不來幫忙採啦。」蔡旭志笑著說。同時,當茶園達到一定的生態平衡之後,茶樹與草就能穩定的自然共生。雖然會有一些害蟲存在,但不見得一定要將害蟲全部趕盡殺絕,只要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有害蟲存在也無傷大雅。況且,一味的去除害蟲,反而會讓環境失去平衡。

藉由草生栽培,以草協助土壤鬆土以及固土,讓土壤活化、增加土壤孔隙,使得雨水可以滲透至土壤中。蔡旭志也表示,在前兩年全台遇上旱災時,許多茶園因為缺水而受到不少影響,但自家茶園並未受到影響,不但草沒有乾枯,茶樹也生長良好。因此蔡旭志認為,茶園管理最重要的是需要找出根本問題,其實有時候使用最簡單、最單純的方式,也能解決問題,改善現況。

照片

↑蔡旭志的茶園。攝影/李洺賢

科技扎穩腳步 鋪墊從農基石

蔡旭志認為,智慧化農業從來不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多麼高科技,多麼尖端的模式,反而將智慧化農業定位為現今茶業的一項工具。從先人使用鋤頭,再來使用農耕機,而到今日我們使用微氣象站、土壤感測器等科技設備做為輔助工具,來協助茶園管理,都是因科技日新月異而產生的轉變。只是智慧化農業這項工具比較新,相較於其他茶農,自己走得比較早而已,依然需要看自身如何運用,才能將工具利用的最佳化。

蔡旭志也表示,在現今的資訊化世代中,雖然茶業是很舊、古老的產業,但在思維上仍然需要不斷的更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與腳步,甚至將這些科技化工具不僅運用在傳統的栽種與管理,更能進一步的運用於銷售端,讓自家的茶葉有更大的展現舞台,讓科技工具的運用協助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

「因為你唯有大量的參數,你才能去制定一個比照標準出來。」蔡旭志堅定地說。蔡旭志希望透過科技化的管理,收集與累積茶園數據,逐漸建立出一套屬於茶園管理的標準作業流程。唯有這個辦法,才能持續不斷的複製管理模式,能夠讓新進的茶農,或者有志於茶業的青年返鄉,具有入手的機會,就像是說明書與入手指南一般,提供資訊讓他人有所本、有所依循、有所準則,更能讓他們在茶葉產業中先站穩腳步,對茶葉產業有所信心,才能持續發展,將茶葉產業持續壯大發展與永續流傳。

照片

↑蔡旭志操作電腦,觀看茶園天氣參數。攝影/周品瑜

採訪側記:

蔡旭志夫婦非常親切,起初還與我們聊到自家孩子升大學科系選擇與規劃,讓氣氛更加融洽。在訪談過程中很貼心的準備茶水給我們,也親自帶我們到茶園實地探查,能夠強烈感受到蔡旭志夫婦對於自家茶園與茶莊的規劃,以及跟進時代腳步的行動力。最後,還招待我們茶莊的特色茶料理,作為午餐享用,甚至也推薦許多從事創新農業的農友們供我們參考。在這次的採訪當中,感受到蔡旭志夫婦的熱情與濃厚的人情味,以及對於茶業的熱忱與用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