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和平、慈悲、財富和幸福的宗教藝術佛像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宗教藝術佛像被視為和平、慈悲、財富、幸福和動力的偉大象徵,一般信徒認為佛像是內在滿足的終極標誌,能啟迪人類的思想、心性和靈魂。供奉、頂禮佛像,能增強對諸佛菩薩大願的信心,產生勇氣、尊重、感恩、悔恨和悔改。2013年香港秋季中國陶瓷及藝術品下午場拍賣會上,一尊明代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以3,000萬美元(約台幣9億2465萬元)連買家佣金成交,此次拍賣創下了中國雕塑的世界拍賣新紀錄,得標者是一位鄭姓的收藏家,他以對佛教雕塑品的熱情而聞名。
宗教藝術佛像被視為和平、慈悲、財富、幸福和動力的偉大象徵。(圖翻拍自拍賣網站)
佛像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存在已久,由於投資者對佛像的了解有限,大多數人都對佛像敬而遠之。近幾年,全球當代藝術市場升溫到沸點,口袋麥克麥克的收藏家渴望探尋新的雜項市場,態度發生劇烈的轉變。而佛陀造像是一個特別的類型,它體現了多種價值判斷,包括歷史、宗教、文化和藝術,佛像特有的藝術價值需要買主明察秋毫的眼光,才能鑑賞其中的真正價值。”
佛像體現歷史、宗教、文化和藝術的價值。(圖翻拍自拍賣網站)
如何辨別佛像的藝術美感,其主題是否罕見,以及如何區分它是密宗佛像風格還是中原傳統佛像風格?藝評家羅二松指出,藏傳佛像的體系繁雜龐大,佛像的造型較為苛刻複雜。佛、菩薩、金剛、羅漢、天王、護法神等形象多達千餘種,藏傳佛教修習經典和義理的組織和形式都和漢族地區的佛教截然不同,尤其是許多苯教神怪歷經改造,使原有的佛、菩薩、護法神等數量可觀。
羅二松說,佛陀的原始教義沒有提到造物主或其他神靈,但藏傳佛教卻擁有眾多的神靈,這些超世間的存在源自於許多內在和外在的基點和影響的交會。金剛乘或密宗之藏傳佛教,包含各式各樣的修行,涵蓋觀想、咒語和瑜伽磨煉,並利用精神和身體的能量來通往啟蒙之路。漢族佛教以佛、法、僧三寶爲依止,學習的各項主張、體系和制度,主要圍繞佛教寺院及出家文化展開敘述。
2019年蘇富比紐約拍賣專場上,一尊唐末∕五代 銅鎏金如意輪觀世音菩薩坐像以約台幣6472.5萬元成交。(圖翻拍自蘇富比網站)
2019年紐約春季重要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尊中國晚唐∕五朝佛教神明如意觀世音菩薩雕像,估價6萬〜8萬美元,經過七分鐘的競拍,以210萬美元(約台幣6472.5萬元)的價格售出。觀音外觀的鎏金已經有部分脫落斑駁,而且右邊持如意寶的手臂佚失,但觀音整體姿態優美動人,開臉慈祥,輪廓清晰,服飾華麗,作工講究,保留迄今的五代鎏金觀音非常罕見。.
佛像是古代精良的能工巧匠們所縝密製作的藝術品。(圖翻拍自拍賣網站)
羅二松表示,當今全球經濟不穩定,藝術市場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壓力,高端藝術品處於孤軍奮戰,佛陀造像卻依然賣出高價;佛像是古代精良的能工巧匠們所縝密製作的藝術品,因此佛像也必然會屬於古代地位顯赫的人所擁有,這些人都是上流社會的成功人士,文物珍寶在他們手上代代相傳,傳遞的就是成功的正能量,上頭依附著優質的氣場,欣賞這些瑰寶,等同與高上的先輩們進行對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