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如何運用AI生圖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照片
![](/files/public/styles/wide/public/images/33533/IMG_9161.JPG.webp?itok=O99yQHSf)
從手機打開AI生圖APP
輸入文字下指令就可以生出
各式風格令人驚豔的圖像
也可以用來設計代表自己的(獨特)個人的LOGO(標誌)
那AI生圖能幫公民記者做什麼
臺北市文山社大邀請陳世斌老師
來教導公民記者如何使用AI生圖
呃假設我們做一些新聞報導的話可以怎麼樣用啊
那我就把我做過的就貼上來
大家看一下
這個就是有沒有之前那個什麼
有一個叫什麼寶林茶室的有沒有
啊什麼
那陣子不是大家都不太敢吃
那馬來西亞的那個板條嗎
那這個就是我那時候想像的
比如說這是一個板條扛不起的食安風暴
就是生圖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你可能是一個評論而不是在報導這個新聞事件
好那我們如果來講地方故事的話
就文山學這個步道回歸到泥土的鋪面
而不是一直用水泥的啊這個水泥已經破損了啊
這是我覺得是說可以運用在像這樣的地方
地方故事
臺灣第一則(公開承認)以AI生圖來報導的新聞
是上下游新聞的中國牡蠣如何變成馬祖生蠔專題報導
當當事人不願接受採訪無法取得影像時
可以用AI生圖來輔助報導
照片
![](/files/public/styles/wide/public/images/33533/S__14704885_0.jpg.webp?itok=ELcWY_XL)
當然這個絕對引起很多呃新聞攝影呃
這個攝影師攝影家的這個抗議啊
或者他們有意見
但是李怡志老師(政大新聞系)的這回答是說
他們其實現在很多同業都已經在用了
他們寧願是說第一個提出來
第一個公開承認說這個是用生成
而且他就寫了大大的生成
然後讓大家可以討論
於是他們也制定出來一個使用指引
他們是臺灣第一個啊這個呃新聞業媒體業
有寫出這個使用指引的
照片
![](/files/public/styles/wide/public/images/33533/S__14704889_0.jpg.webp?itok=c5aNZzJX)
公民記者學習如何以AI生圖後
也開始運用在公民新聞的報導上
可謂學以致用
公民記者 何文 臺北市文山區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