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復耕,不僅是因應極端氣候糧食危機的保護機制,也是原民部落傳統文化的復興,更是生態保育的一環。筆者在今年6月參與由綠色和平及屏東縣瑪家鄉深活共構共同舉辦的「部落豐收文化與生物多樣性倡議行動工作坊」,進一步了解到小米的多樣性及其與生態保育的關係。
工作坊中學習如何整理綁紮小米束。攝影:王人平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面對極端氣候下,呼籲大眾重視作物基因多樣性的重要,並提升對小米營養及健康價值的重視,因其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有力糧食作物。
小米為東方五穀之首,富含蛋白質、粗脂肪、膳食纖維,適合在乾旱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台灣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地都可栽培小米。
以往小米是原住民重要的主要糧食作物,糯性小米具黏性,適合做麻糬、糕點,如奇拿富、阿拜;粳性小米無黏性,適合煮粥、稀飯;中性小米適合釀小米酒,小米田周邊也會種植些可採收來食用或運用的植物,樹豆、香蕉、咖啡、紅藜、山芋等,還有各種野菜、刺蔥、假酸漿、月桃等。
小米晾曬保存。攝影:王人平
位於屏東瑪家鄉的小米實驗田。攝影:王人平
原住民部落的時間圍繞著小米轉,舉凡日常生活、歲時祭儀小米田的開墾到收成,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重要節日祭祀,都能連結到小米。《我們的島》曾報導,魯凱族的嚐新祭,是頭目家將今年新收成的小米,獻給天神、土地、祖靈。布農族Pasuntamul感恩祭,在最後一個儀式,是用酒糟去謝天、謝地、謝人,象徵以謙遜的姿態學習對天地萬物的尊重。
但因921地震、莫拉克風災等天然災害,迫使原住民遷徙至淺山的平地,更因土地取得不易、部落人口外流、低價進口小米等因素,原住民不再以小米為主食,種植小米也無法支撐經濟開銷,紛紛改種高麗菜、青椒、番茄等經濟作物,再加上《菸酒管理法》取締私釀小米酒,更打壓了小米的種植。
左:部落耆老示範製作原住民傳統食物-奇拿富。右:使用原民傳統方式幫小米脫殼。攝影:王人平
隨著小米種植減少,圍繞著小米田產生的動植物生態系也隨之消逝,如山麻雀、熊鷹。而森林砍伐、道路城鎮開發、農藥過度使用等因素,則讓問題加劇。
根據《我們的島》及《島嶼共聲。傾聽台灣》,2008年,山麻雀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中華鳥會推估,國內山麻雀可能只剩下500隻。幸好近年經由官方、民間通力合作,進行各種保育措施,現在山麻雀的數量已逐步回升至約1700隻,但仍是台灣瀕危保育類動物。
同樣面臨危機的還有位於食物鏈最頂層的掠食者熊鷹。熊鷹又名赫氏角鷹,會獵食鼬鼠、台灣獼猴、山羌、黃喉貂、小型鳥類等,也控制著山林間獵物的數量與棲地的多樣性,通常熊鷹出現代表著山林中有許多野生動物,也代表野生生態系的健全。
然而,自然環境變遷、棲地減少,還有買賣及濫捕,加速了熊鷹的消逝。
2004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後,馴鷹市場沒落,熊鷹的獵捕多為其羽毛。根據《原視》,熊鷹在排灣族及魯凱族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熊鷹的羽毛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徵,只有頭目、勇士、祭司、貴族可以配戴,且羽毛是傳承的,配戴資格更是由部落領袖授予配戴羽毛。
但隨著時代變遷,部落傳統文化凋零,人們已不如過往般尊重部落中的頭目文化習俗,部分年輕族人因熊鷹羽毛是英雄及貴族的象徵,便用金錢購買以彰顯地位,進而導致買賣及濫捕。
根據《聯合新聞網》,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推估,目前全台熊鷹族群數量約328隻,屬於瀕危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小米的復耕,不僅是因應極端氣候糧食危機的保護機制,也是原民部落傳統文化的復興,更是生態保育的一環。原民部落的歲時祭儀順應著小米成長過程,沒有小米就沒有祭儀,沒有祭儀就沒有文化傳承。
在今年的活動中,筆者從綠色和平的調查資料中了解到小米田的減少,山麻雀、熊鷹的消失,生態系的失衡。並在深活共構帶領下,參與小米的採收、整理、晾曬、綑紮保存,了解原住民傳統文化,再由部落耆老教導,使用杵臼將小米脫殼,親手製作奇拿富、阿拜等原住民傳統食物。從林志忠老師多年來的小米研究報告分享中,學習並了解小米的由來及其基因多樣性。大家也集思廣益,針對小米復興提出許多的倡議標語。
小米採收後梳理,淘汰發霉蟲害及瑕疵。攝影:王人平
台灣的生態保育和生物多樣性,因學術單位及民間團體的努力,走入人們的視野,然而生態永續,應是政府的責任,也應是生活於這片土地上每一位人民的日常。透過教育及法律建立觀念,改變態度,進而產生行動,也是民間倡議團體綠色和平想向大眾呼籲及傳達的理念。
綠色和平分享關於小米、山麻雀等生物多樣性議題。攝影:王人平
在台灣小米種原的基因多樣性,有賴原民部落持續種植,當種子年復一年持續被種植,就能逐漸演化成適合將來氣候的新種原。希望不久將來再見到原民部落傳統文化的興盛,看見小米田間山麻雀的啄食,聽見熊鷹天空翱翔鳴叫。
就如同台灣野生動物紀錄片導演劉燕明所說:「我們不過是千萬種地球上生物的一種而已,我們沒有什麼特別。人類如果能夠簡約一點的生活,善待自己的土地環境,可能我們就會更幸福一點。」
左:深活共構帶領大家了解原住民傳統文化。右:林志忠老師分享他多年來的小米研究報告。攝影:王人平
大家針對生物多樣性議題倡議想法分享。攝影:王人平
參考資料
- 我們的島(2014年4月29日),搶救山麻雀│比黑面琵鷺更瀕危的鳥類
- 緯創人文基金會(2024年6月14日),島嶼共生 傾聽台灣│供吃、供住、友善環境,山麻雀的復育之路
- 台視新聞熱線追蹤(2020年11月2日),全台只剩一千多隻!台灣山麻雀快消失!
- 我們的島(2023年8月8日),搶救小米接力賽|一棒接一棒把小米種回原鄉土地上
- 我們的島(2023年4月3日),種子的返家路 | 信義鄉的小米要回家 |有族譜的原住民作物
- 民視異言堂(2022年7月18日),小米‧回家
- 聯合新聞網(2024年7月5日),延續原民文化、加強氣候韌性 看見為小米保種的人們
-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15日),栽回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 農傳媒(2021年5月3日),臺東撒布優小米友善田復育 盼找回山麻雀與熊鷹展翅
- 國家地理雜誌(2019年1月31日),《人鳥之間》系列-空中的森林霸主:熊鷹
- 大愛電視(2015年3月6日),《呼叫妙博士》消失的山林尊王 – 熊鷹
- 原視(2018年3月5日),東海岸之聲 | 重振傳統羽飾文化 守護熊鷹展翅飛翔
- 民視異言堂(2011年10月9日),消失的森林之王-熊鷹傳奇
-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2018年4月27日),《有熊國》生態影音系列 - 首部曲《熊鷹》
-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然保育網│熊鷹
- 倡議家(2024年7月30日),屏科大團隊耗時5年記錄熊鷹家庭生活 玉管處估全台僅剩328隻
- 原視(2019年7月25日),原觀點 | 部落瞭望台 熊鷹的叮嚀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