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人口老化在1993年,臺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超過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2),我國將於2025年高齡人口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同時預估在2040年,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約30%,到那時,每三個人台灣人就會有一個是老人。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推出活躍老化(ActiveAgeing)的概念,期望每個人在老年時期依舊能維持獨立且自主的生活模式。因此,面對長照與高齡如何讓自己安心到老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議題。
以苗栗縣十八鄉鎮高齡人口為分析,高齡化人口比相較全國高出6%,尤其較遠偏鄉內多有隔代教育問題,醫療資源匱乏、健康識能不足需加強健康保健知識,需鼓勵跨世代互動,苗栗衛生局整合長照2.0資源舉辦推動敬老活動。
提前為自己老後生活圓滿熟齡人生計畫整合長照2.0資源,擬定個人化的需求服務,並以短中長期規劃向前端銜接預防保健、活力老化、減緩失能,促進健康,提升自我生活品質;向後端評估和分析多目標社區式支持服務,轉銜在宅臨終安寧照顧,減輕家人照顧壓力,減少長照負擔。除積極為退休前增加收入等資產規劃讓老後生活能提高醫療資源,並以社區為基礎參與健康照護團隊體系,為自己培養多面向的志願服務,讓老年時期依舊能維持獨立且自主的生活模式。
銀粉村與長期照顧中心團隊合作,與南庄樂齡教育中心以「參與式課程」的方式,推廣農村藝術懷舊課程,讓高齡者以樂於參與社區活動,預防老人引發的失能、失智風險,對外並善用長照資源讓相處和照顧更順利,滿足從經濟到健康,從社交到精神各方面需求。希望能對於自身身心狀態的覺察,提早面對了生離死別帶給人情緒上的翻騰,領悟到「老得優雅、走得尊嚴」才是最好的善終。
課程推廣重點:
(一)認識你我他:以手指操運動讓參加者成員們快速地融入群體,建立彼此的默契與連結感。
(二)服務你我他:透過服務志工服務的長者分享志工服務經驗,透過每次的志工服務自我提升,翻轉「老」齡印象,鼓勵長者志工服務意願及參與,成為志工人力銀行資源庫,進而成為退休前的興趣與生活規劃。
團隊因應老齡化狀況不同,研發的樂齡藝術含括「初級點點練習」與「手眼核心訓練」,希望用參與式藝術減緩長者失智失能,並帶進社區發展據點或是長照巷弄站,擴大效應。2019年開始,英華收到仁德醫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融合長照2.0之慢城銀髮優活與地方深耕計畫邀請擔任課程講師,帶領長者參與藝術創作;過程中,團隊領略學生與銀髮族共創藝術的可行性,希望持續發展,便在2019以「青銀共創-串起慢城的農村藝術與創生」為提案,讓長輩成為藝術練習生,開啟超「藝」力的課程。
觀察社區關懷據點不乏有為長輩的授課與活動,但通常到了某個據點辦完活動即離開,吸取地方經驗將長輩規劃參與式藝術的核心課程與自主性課程,為長輩調整成「核心藝術課程、由淺入深推動」,讓長輩留在熟悉的環境傳承經驗和有耐心的特質,選定課程主題「慢城星夜愈在地愈國際」進行八堂課,期盼透過青銀共創一款地方特色的文化地圖,增進長者口述歷史與藝術創作,讓長者講述「真人故事館」的生命故事,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推動「正向老化」。
感謝 苗栗縣衛生所、銀粉村環境藝術協會、東村社區關懷據點、客家新聞雜誌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農村的老後生活?農村的長輩的青春夢是什麼?
阿公阿婆拿起筆開始畫畫了,畫的農村的瓜、菜園的花,還有拿起筆的信心和成就感,長輩生活有重心~日子快樂有回憶,能接受電視和媒體專訪說出自己家鄉的特色,課程學習五年以上強化多與人互動~促進參與感,透過透過多元課程~延緩失能失智,畫板上的鮮豔色彩就是實現長輩的青春夢。
原來,只要願意藝術夢還是有機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