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自然中學習關懷 濕地之旅帶來健康新視野

2024/10/13 22:32
12,469次瀏覽 ・ 1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2
檢舉

照片

旁白: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師生

日前前往荒野萬里濕地教育中心

參與棲地維護工作

透過實際行動讓學生了解環境對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開始

濕地教育中心站長陳德鴻

向師生介紹中心成立宗旨

並說明運作上需要的支援

荒野保護協會萬里濕地教育中心站長陳德鴻說:

他連續贊助荒野五年

那我們成立了兩個庇護站

一個在宜蘭

一個在這裏

提供荒野

可以請專職

可以請那個講師來培訓我們的志工

因爲你知道

植物收容以後

其實是需要很多的後續的照顧

後續的經營管理

那這些專業的知識是要很多的志工來協助

旁白:

隨後濕地教育中心的志工

也帶領師生們參觀保育現場

講解中心一些重要水生植物

荒野保護協會萬里濕地教育中心志工高阿福說:

但這裏還有一種就是這裏

你看這裏

這裏是不是這兩個植物很像

這個叫小毛氈苔

啊這個叫什麼

寬葉毛氈苔

那這個小毛氈苔你在平溪也可以看到

像陽明山

你有一些山壁能看得到

照片

那這個寬葉毛氈苔

野外(幾乎)已經看不到

照片

旁白:

活動中師生們透過實際參與棲地維護工作

感受更是深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同學張秋婷說:

那我們是在挖池塘(水池)這一組

然後我真的沒有想到那麼累

超累而且要挖很大池塘(水池)

然後我本來以爲會很快結束

沒有想到還要挖好

過後還要挖很深

照片

然後大家都一直在挖

然後再搬

然後在哀嚎(叫累)

的過程

但是我們都覺得蠻開心的

應該算樂在其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同學邱筠芷說:

我們就是我們系壯丁比較少

就可以看到他們非常的辛苦

然後我們就可能會在中間負責搬運

我覺得這個分工的部分讓人覺得還蠻有還蠻不錯的

有一種團結的感覺

對然後我們班也有

新轉來的轉學生也有

趁這個機會就是特別交流一下感情

照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同學林恩旭說:

就是要辨認哪一個可以拔

哪一個不能拔

照片

我覺得是今天學到最大的收穫

就是也可以連接到之後

就是因爲做每一件事情

都是有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嘛

要確認好每一個步驟是怎樣才可以去

就是很好的完成這樣

然後我覺得這工作也可以連接到

現在就是聯合國有17項指標嘛

就是SDGS

然後它其中有一項就是陸域生態的保育

那我就今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在落實

就是濕地啊這些植物的保育

這樣子我覺得非常富有意義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同學廖子龍說:

然後我們今天呢就分工合作

有人可能負責挖土

然後有些人負責傳土

然後有些人把土丟到下面去

然後我們再做一個保護

這樣就是用個用土(植生袋)把它包起來

然後做一個臺階

然後今天的心得

我覺得很難得有這個機會

就是去學習到這些東西

因爲像在我比較是都市小孩

臺北長大的

然後在可能公園裏面啊

都是一些水泥做出來的造景

就比較不是它原始大自然的樣子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同學蔡欣恩說:

所以平常也會壓抑很多

然後會覺得壓力很大

但來這邊就是可以完全放鬆

感覺回到家裏的感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教授陳俞琪說:

團隊合作也是

在過程當中可以看到像他們剛剛在挖土

挖土的人怎麼樣用協力的方式去運作

 

所以我覺得重點不在於他們今天是拔的什麼

就是是很簡單的拔草

可能看不起的東西

可是過程當中他們可以去發現一些細微東西

那也可以去團隊合作

那完成一個任務

那我想這重要團隊合作也是

在我們醫療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

還有我們需要養成

那這個沒辦法用嘴巴說

然後只有在實做的過程

而且他們是同班同學

那這過程當中我覺得

也可以凝聚出他們的一個情誼

照片

公民記者福哥報導

萬里濕地教育中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