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12日登場 花蓮習藝所以技能培力 重建家庭希望
「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12日登場 花蓮習藝所以技能培力 重建家庭希望
歷經0403地震及接連風災,重創花東地區觀光,連帶影響居民生活生計。基督教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作為社區培力的場域,推動「以工帶振」專案,協助災後家園復原及技能培訓,媒合及創造多元工作機會。於10月12日至11月9日舉辦「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現場展售學員傳統織布及藤編作品,並再創新的文創小物。
花蓮習藝所於112年4月陸續開辦原民傳統織布、藤編及縫紉證照等課程,合計至今已培力超過50名學員擁有一技之長。透過習藝所的技能培力和成果發表,提供學員充分表現自己的舞台,藉此創造工作機會接單生產,使社區需要者賺取收入,改善家庭經濟。災後復原過程所編織出的作品,也成為了重建學員自信及希望的展現。
原民編織成果展開幕式於12日(六)上午10點在花蓮習藝所夢想50+咖啡館2廳舉行,現場由社區媽媽舞藝表演揭開序幕,學員原民織品工藝的精華與訓練成果呈現,展示精湛工藝與原民精神的完美融合。
芥菜種會花蓮習藝所不僅作為培力與提供社區需要者工作機會的場域,更以社會企業品牌「習得」,持續創造工作機會,使社區需要者維持經濟收入,藉此穩固家庭。芥菜種會邀請民眾齊心協力,響應「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購買支持愛的產出,鼓勵社區需要者重新出發,亦可線上購買習得商品 https://lihi1.com/vduii。
【新聞照片與圖說如下頁】
花蓮習藝所開辦縫紉證照培力等課程。學員專注完成作品。 (芥菜種會提供)
原民傳統藤編技藝與創新美學融合,學員作品展示。(芥菜種會提供)
「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圖為藤編技藝作品。(芥菜種會提供)
「以工帶振」手工織品師生成果展,圖為藤編技藝作品。(芥菜種會提供)
[關於基督教芥菜種會]
台灣第一個立案的社福機構,創辦人美國籍孫理蓮女士(Lillian R. Dickson)於1927年與丈夫孫雅各牧師來台,看見台灣人民的疾病與貧窮,便於1952年創立芥菜種會,服務包括弱勢兒少、原住民、漢生病患與烏腳病患等,幫助超過百萬人。芥菜種會秉持著孫理蓮女士「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的心志服務有需要的人,於2011年獲頒總統文化獎。從早期的兒少安置、原住民教育、醫療救助等各項服務,如今除了藉由社區工作模式,持續扶助弱勢族群;更倡導知識技能的培力與分享,將「培育、成長、分享、傳承」的服務理念,串聯教會、學校、里長等地區夥伴建立「三福助人網」,以「福音、扶助、扶立」的助人方式傳遞上帝的愛,讓曾經的受助者也能成為幫助者,讓社區中有需要的兒少、青年、熟齡者擁有面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