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家展場不得有交易行為 探討
為什麼公家展場不得有交易行為 探討
大家都知道,公家展場不得有交易行為。
大家也都知道,公家展場的交易行為只能私下為之。
這是個公開的秘密,連展場都知道。
政府,尤其是文化部應該警覺,藝術應該是生活化而不是貴族化。
公家場館舉辦的展出都是經過篩選審核的,不同級別的場館自然有不同的要求水準這是正常的。如果能夠打破行政法規,對本土藝術家的展覽抽取10% 費用,讓偷偷摸摸的私下為之變成公開合理化,專款專用作為社會藝術普及的推廣,看似與民爭利有何不可。抽成大幅降低,藝術作品的訂價自然會更親民,藝術普及才能見成效。( 這個建議不涵蓋專買外國藝術品或從拍賣場購買,以投資為取向的那些人。那是不同的一群貴族 )
規則是人訂的,人規定的所有東西就是要被挑戰才會進步。憲法都可以修改。私下為之難聽一點的用詞就是【只能偷偷摸摸的作】,當然可以修改。政府工作千頭萬緒很多事情難免做不好,所以就出現了委外和公辦民營、民間承包等制度。反過來,如果民間的很多慣例或陋習無法打破,政府就應該強力介入讓他作出變革。這就是本文的出發點。
五十年前台灣經濟開始起飛,衣食住行解決了之後藝術就被加入生活之中,台北市到處都是藝廊,光是忠孝東路一棟大樓裡不須搭電梯,由上而下走樓梯逛下來就可以讓你享受半天。曾幾何時,雖然經濟並非那麼不好藝廊卻快速沒落了。三成、四成,甚至五六七成的仲介費用就像殺雞取卵。殺雞取卵幾年後,沒有雞了當然就沒有卵。導致殺雞業者也難以生存。
藝術生活化普及之後,藝術市場才會跟著蓬勃發展。文化部應該邀請藝術界和藝廊業者開個研討會,想出更好的對策。
( 有容乃大)
(背後的真相)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24-11-23
延伸閱讀;
經營藝廊十分辛苦,不但要專業要人脈更要滿滿的財力,最艱困的因素就是房租。在房東剝削之下很高雅的藝術經紀逐漸商業化。我不喜歡某些藝廊老闆的勢利眼和銅臭味。活化藝術品的流通才能培養、開拓和容納更多的藝術家和收藏者。新人沒知名度想進畫廊很難,展期內賣不出幾張,再高的抽成也無法滿足畫廊的開銷。台灣藝術市場的萎縮已經像人口老化一樣,是無可避免的。
再來談談藝術收藏 藝術生活化 (五)
https://www.peopo.org/news/371949
藝術生活化
https://www.peopo.org/news/299181
尊重藝術的態度 (藝術生活化之四)
https://www.peopo.org/news/300059
玩物喪志 是嗎?
https://www.peopo.org/news/685346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