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協會家訪新住民 協助解困圓夢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吳艾宣、朱庭萱/新北市新莊區報導】來自湖北的楊艷英,因與台灣先生結婚而移居台灣,卻面臨生活困境,無法適應新環境。在面對家庭與健康問題後,她只能辭掉勞力工作,重新尋找新的人生方向。幸虧在朋友的引介下,找到百合志願服務協會的黃嬿珊,並因柔力球才藝獲得表演機會,讓更多人認識這項運動,進而開設柔力球班。楊艷英在這項運動中找到了自我價值,幫助許多新住民姐妹,並熱心投入百合志願服務協會的社會服務。

↑ 百合志願協會志工探視受助家庭並填寫探視單。圖片提供/新北市百合志願服務協會

黃嬿珊大學畢業後,曾在新莊區公所、新泰國小工作,其先生從事電子科技業擔任經理。後來她與丈夫一起參加婦女社團,她說:「以後我們的女兒也許會嫁到國外,在異鄉也希望有善心團體能夠關心」本著將心比心的信念,成為黃嬿珊做據點服務的動力。因此與丈夫共同出錢出力,於2015年跟社會局申請立案後,創立新北市百合志願服務協會。在2016年結合有同理心且理念為關懷、服務弱勢族群的好朋友,共同成立志工隊,接下新住民關懷服務新莊站。2019年更進一步擴展服務項目,新增兒少關懷新莊站。目前,黃嬿珊擔任百合志願服務協會常務監事及志工督,親自投入櫃檯服務,並協調協會成員共同參與新住民關懷、兒少關懷及捐血等服務。

而百合志願服務協會另一位成員林麗玲,在經營小吃店20年後退休,於2016年與黃嬿珊相識。深受黃嬿珊關懷社會的理念所感動,與先生一同加入了百合志願服務協會,並在經過6小時的基礎訓練課程,具備必要的志願服務知識和技能。以及完成6小時的社福類特殊訓練,提升在特殊群體服務方面的專業能力後,取得志願服務手冊。從2018年起,便在協會擔任志工大隊長一職,至今已有多年經驗。她和其他志工主要關懷服務對象為新住民和弱勢兒少家庭,除了進行家訪、提供物資協助外,他們也負責據點的櫃台服務和愛心捐血活動。

↑ 百合志願服務協會的服務流程。製圖/朱庭萱

跨越語言的隔閡 揭開菲律賓籍家庭的傷痕

2021年8月,百合志願服務協會接到社會局兒少科的派案,要求志工訪視一戶菲律賓籍的新住民家庭。這戶家庭的丈夫最初來台時,帶著前妻的女兒及再婚的妻子和兩位幼女,依其在台灣居留的父親,向移民署申請定居,以領取國民身分證。這對夫妻在菲律賓結婚後移民來台,到台灣一段時間,生活艱難、語言不通,夫妻倆都不會說中文。志工隊長林麗玲派兩位志工,其中一位能用些簡單的英文與家庭溝通。當他們走進那不到10坪的小套房,看到五口人擠在狹小的空間裡,孩子們的書桌只能放在樓梯下,幾乎沒地方放課本和筆記本。

而這戶家庭生活開銷全靠丈夫在餐廳洗碗的微薄薪水,根本無力負擔什麼額外的費用。當志工們提到政府有一項「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的脫貧計劃,可以為孩子每月儲蓄,政府還會提供相對金額,讓他們在18歲時有筆資金幫助學業或就業,夫妻卻無奈地說,他們連存錢開戶的能力都沒有。

常務監事黃嬿珊得知後,立刻忙著張羅食材、油米等日常用品,還自掏腰包買了奶粉和尿布。幾天後,連同林麗玲隊長,由訪視的許志工帶路,再次來到這戶家庭,這次他們還請來新住民中心的菲律賓通譯員幫忙溝通。當他們走進房子,看見那擁擠的空間和孩子們的生活條件,明白儘管帶來了物資援助,但這個家庭的困難,不止一兩次捐贈能解決。

一年後,當百合志願服務協會接到善心企業捐贈、民眾轉贈的奶粉時,林麗玲再次想起了這戶家庭,決定聯絡他們送去奶粉。沒想到接電話的是庇護所的社工,告知她這位母親已帶著三個女兒逃到庇護所,因為丈夫家暴再也無法忍受,而她們一家被安置在庇護所中,生活十分艱難。

林麗玲雖然想要送物資,但因庇護所規定不能透露具體地址,只能安排在捷運站進行捐贈。最後因庇護所內人手不足,無法接收這麼多物資,捐贈計劃被迫取消。但林麗玲沒有放棄,她堅持要等這個家庭回到社會後,繼續提供援助。

兩個月後,百合志願服務協會的張理事長親自陪同林麗玲,帶著奶粉、尿布和各種生活用品,去到了這戶家庭。當他們再度踏入這個家時,才了解到妻子被丈夫家暴的真相,志工們之前兩次的探訪中,完全沒有發現任何異樣,這讓她們感到無比震驚與心疼。當天,社會局的社工也同行,他們表示將持續追蹤這戶菲律賓籍新住民家庭,確保他們能獲得所需的保護。

從勞力到教學,柔力球圓夢:楊艷英綻放光芒

楊艷英來自中國大陸湖北省,曾在深圳工作時,與她的先生相識並結婚,隨後一同來到台灣。初到台灣時,心中充滿期待,覺得生活應該會如同想象中美好。楊艷英回憶道:「來到台灣後,我沒有兄弟姐妹或親人在身邊幫助,遇到困難時只能靠自己解決。不過台灣的鄰居人情味很濃厚,有一次公婆過世後,鄰居在深夜願意幫忙照顧年幼的女兒,讓我感到非常感恩。」

但隨著在台灣居住的時間越久,家庭中一些問題逐漸浮現。因她未取得台灣身分證,使她無法從事正式工作,只能做一些粗重的臨時工,她必須小心翼翼,一旦被發現非法工作,身份證的申請可能會被取消。由於她的工作屬於勞力型,職業傷害很重,身體狀況也因此出現問題,醫生告訴她,工作量使她身體無法再負荷,建議換一份輕鬆的工作。考量到健康問題,她最終選擇離職,但這也讓家庭收入必須先生一人扛下。

楊艷英希望找到一份既能喜愛又合適的工作,她在過程中接觸到柔力球運動。起初她只是為了勞力工作造成的舊疾,因需要復健而接觸柔力球,隨著練習,她對這項運動深感興趣,決定持續學習和耕耘柔力球運動,希望藉由教學獲得一點收入。

透過朋友引介,楊艷英知道百合志願服務協會有在幫助新住民,常務監事黃嬿珊了解楊艷英的專長,讓她在協會的過年聚餐上台表演,大家因此認識柔力球。很多人對這項運動深感興趣,吸引很多人報名,因此順利開設了柔力球班。黃嬿珊也協助租借教學柔力球的場地,第一年在新泰國小的大禮堂,今年在新莊國民運動中心。楊艷英從過去不喜歡的勞力工作,轉變為現在她熱愛的教學柔力球,不僅找到了自我價值,也獲得一些收入,帶給她身體上的健康與心靈上的快樂。

在教學柔力球時,楊艷英發現許多新住民姐妹與她有著相似的困擾。她們可能面對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和家庭矛盾等問題,感到孤單無助。於是,楊艷英決定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些姐妹們,與她們一起運動、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彼此有共同的經歷,那就是在異鄉打拼的辛苦。在柔力球班上,楊艷英不僅傳授運動技巧,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一個讓新住民們可以互相支持、傾訴心事的平台。

楊艷英說:「運動可以讓人身心放鬆,也能透過柔力球,增進彼此的感情。我也於節慶如父親節、母親節時,去安養中心慰問長輩,帶來一些娛樂,像是柔力球或音樂。」她同時也在協會積極參與志工服務,她笑著說:「剛開始我主要做一些簡單的服務,像是捐血。雖然這些工作看起來很小,但能幫助到別人,我就覺得很開心。希望未來與資深的學姊一起學習家訪,能夠幫助更多的新住民走出困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越南新娘的台灣夢 從幸福家庭到單親奮鬥

羅媽媽十幾年前從越南嫁來台灣,育有二女。當時生活雖然辛苦,但她和先生共同打拼,日子過得還算平穩,直到先生罹患癌症離世,這個家瞬間跌入谷底。喪夫的痛楚尚未平復,她卻因沒生下兒子,漸漸遭到小叔和婆婆的冷待。某一天,小叔與她的兩個女兒發生爭執,氣憤之下將孩子們的書包丟出門外,甚至換了鎖,不再讓她們回家,一家人無處可去。後來她在五股工業區打工時,遇到了一位同樣來自越南的男子。男子的關懷和支持讓羅媽媽重拾希望,兩人還生下一個女兒,他們相互扶持、打拼。

志工大隊長林麗玲得知這個家庭的狀況後特地來訪,鼓勵羅媽媽:「依據衛福部的政策,你可以為孩子們開設「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依自己能力選擇每月存500元、1000元或1250元,政府每半年計算以一比一方式,相對提撥同等金額,等孩子滿18歲時就會有一筆資金,幫助他們擺脫貧困。」這番話讓羅媽媽感到一絲希望。次年,林麗玲再次來訪時,這戶家庭日子依舊不容易,羅媽媽必須留在家中照顧年幼的孩子,丈夫則靠在工業區不穩定的打工薪水維持一家五口的生計。

林麗玲見狀,問她們是否需要一些物資援助。然而,羅媽媽拒絕了,她說:「雖然我們的日子不好過,但我希望物資能留給更需要的人。」她的回答令人動容,儘管生活艱難,她依然願意與他人分享,這讓她成為千萬新住民中堅毅奮鬥的一個縮影。

↑ 百合志願服務協會鼓勵受助新住民家庭申請「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製圖/吳艾宣

↑ 「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申辦資格。製圖/吳艾宣

↑ 受助家庭依自身經濟能力,選擇每月存500元、1000元或1250元。製圖/吳艾宣

↑ 「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申請方式。製圖/吳艾宣

↑ 「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領回與結清。製圖/吳艾宣

750斤地瓜 改變李媽媽的人生 

百合協會不只幫助新住民的弱勢家庭,若台灣單親弱勢家庭需要幫助,也會協助。在繁忙的菜市場裡,大隊長林麗玲遇到一位姓李的單親媽媽。李媽媽離婚後,獨自撫養著年幼的女兒,靠賣蒜頭和一些乾貨維持生計。每一天都在市場裡辛苦工作,彷彿在用雙手對抗生活的壓力。後來,林麗玲去她家拜訪,李媽媽告訴大隊長,她最近開始賣雲林二水出產的地瓜。

志工們實際挑選過地瓜後發現,這地瓜品質特別優良,甜而富含營養,於是志工團隊便決定幫她銷售地瓜,利用朋友和網絡擴大銷售範圍。那一年,百合志願服務協會幫她賣了750斤地瓜,不僅改善了她的生活,還讓她重拾自信。李媽媽很有志氣,從來不願伸手要東西,她寧願靠大家每次買一包地瓜,賺取自己收入。

隨著時間,她的女兒已長大,林麗玲分享道,李媽媽常說:「麗玲姐,這些我女兒用過的背巾、衣服、奶瓶都還很新,我實在不忍心丟掉,可不可以拿去分享?」即使在困境中,仍願意與他人分享。

林麗玲在一次探訪中,遇到了一位來自越南的單親媽媽,她懷孕而孤獨地生活在一間小房間裡。而在某天,志工大隊長在摩托車上裝載著李媽媽捐贈的物資和奶粉,當她將這些物資送到越南籍婦女手中,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後來她也與協會道謝背帶的好用,讓她更方便照顧嬰兒。李媽媽賣地瓜的成功,反映了她的堅持、樂觀,和那股不輕易放棄的態度,成為志工們最深的感動。

採訪側記:

走進百合協會,我感受到常務監事、志工們的熱情。在採訪中,我聽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如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單親媽媽,在丈夫去世後,帶著孩子們獨自面對生活的困境,百合協會的志工們不僅提供了生活物資,還幫助她申請政府補助,並鼓勵她參加技能培訓課程。如今,這位媽媽已經可以自力更生,並成為其他新住民的榜樣。以及一位來自大陸的楊艷英,從勞力工作到柔力球教練,她的人生就像一顆柔力球,在不斷旋轉中找到新的平衡。透過百合協會協助創建柔力球課程,她不僅改善了身體健康,更在異鄉找到了歸屬感,並幫助其他姐妹們走出困境。除了提供直接的服務,百合協會還積極與政府部門和社區組織合作,共同為新住民打造一個更友善的生活環境。他們舉辦了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新住民能夠更好地融入台灣社會,百合協會來自每一位志工的無私奉獻,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愛的真諦。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242則報導
2,346則影音
72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26

變裝皇后飛帆 用炫麗表演推廣性平教育

2024-11-29
瀏覽:
1,561
推:
2
回應:
0
3:02

愛滋小組創品牌 推同志性健康與愛滋教育

2024-11-25
瀏覽:
2,778
推:
0
回應:
0
2:26

貓·領事館 還給浪貓一個家

2024-11-21
瀏覽:
5,002
推:
1
回應:
0
1:32

三峽碧螺春茶王 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

2024-11-18
瀏覽:
4,912
推:
2
回應:
0
2:32

絕育救浪浪 台灣之心深入偏鄉離島做動保

2024-11-15
瀏覽:
7,233
推:
11
回應:
0
2:27

初布 將閒置布料做成MIT團體服

2024-11-13
瀏覽:
11,512
推:
1
回應:
0
3:11

1919食物銀行 幫助未獲社福補助的弱勢者

2024-11-11
瀏覽:
4,766
推:
1
回應:
0
2:18

婦女新知法律專線 30年8萬通電話諮詢

2024-11-08
瀏覽:
4,272
推:
0
回應:
0
1:47

魚菜禽共生 馮明芳打造自然農場

2024-11-06
瀏覽:
5,293
推:
4
回應:
0
1:38

宜大成立飛魚隊 以無人機發展低碳農業

2024-11-04
瀏覽:
7,216
推:
12
回應:
0

百合協會家訪新住民 協助解困圓夢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906篇報導,共13,1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906篇報導

13,1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