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稅收與健保的平衡之道
照片

(圖片來源:匯流新聞網)
近日,台灣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抗議活動,約有1200名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政府考慮調整證交稅與房屋交易稅,甚至欲仿效日本提高營業稅至10%,就是為了將這些稅收用於瀕臨破產的健保系統上。
我們必須承認,穩定的健保財源對於保障全民健康至關重要;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和醫療需求的增加,醫護待遇無法改善,健保也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壓力。因此,政府積極尋找新的財源來支持健保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否只有調高稅率一種方式呢?
一旦調高稅率,就會對廣大的民眾造成更大的稅負壓力,若因此導致物價上漲、薪資停滯,人民該如何安樂的生活?這樣的政策設計,對大眾無疑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也未考慮到社會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此次抗議活動的發起人、CLEAN AIR大聯盟召集人彭華幹表示,政府若要穩定的挹注健保資金,就應該妥善運用現有的稅收,而非隨意調稅來解決財源問題;此外,加熱菸上市審查的進度緩慢,導致走私猖獗,每年流失百億的加熱菸稅,如果盡快讓加熱菸上市,其菸稅就能用於健保,根本不需要靠加稅來壓榨人民。
黑十字運動發起人理事長蔡豐州也批評,政府只會挖東牆補西牆,把人民當作無限提款的資源,更忽視了基層的聲音;雖然健保政策的本意良善,但政府操作不當,導致財務虧損,醫護待遇無法改善,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全體國民。
筆者認為,政府在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尋求一個平衡點。健保的財源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但不應該取之於任意調稅的壓榨政策,反而應該有效運用擺在眼前的資金,例如高達百億的加熱菸稅與菸捐。
同時,政府應該加強與民眾的溝通,聽取各方意見,讓政策制定過程更加透明和民主,尋找更加公平和有效的解決方案。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夠真正贏得民眾的支持和信任,實現全民健康,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