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按/由學會連續三年主辦的青年社區規劃師,去年已是第11屆,共分8個課程小組,進入台北市各個社區實習,包括「都會綠點參與式規劃營造」、「羅斯福路綠色社區生活」、「社區營造中心」、「社區劇場組」、「低碳生態社區調適與規劃」、「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創意行動實踐」、「後巷營造 組」、「藝術進入社區」。其中「都會綠點」、「羅斯福路」兩組針對台北市政發展,提出了綠點宣言,本文即為綠點宣言的夢想與實踐。
(文、圖/劉哲瑋-第十一屆青年社區規劃師)
一、宣言
青規師綠點組綠色社區生活營造宣言 |
一、青規師要參與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 |
前兩項宣言著重台北市社區營造制度面的提議,後兩項宣言則是針對社區空間政策之建言。以下為各宣言的內涵說明:
一、青規師要參與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
現行的臺北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之委員設置,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僅三人,人數只佔委員會的七分之一比例(委員總數為23位)。我們肯定社造委員皆為本市局長層級,有助於跨局處合作,但我們要求擴大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委員人數,帶入更多社區角度與在地經驗。
所以我們建議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者委員提增至六位名額,同時配合臺北市社區規劃師與青年社區規劃師制度,設置社規師與青規師委員數名,讓委員會之政策擬定與實踐經驗相互辯證,除了有助於社造工作之推動擴大成效,並可強化社區規劃師與青年社區規劃師之角色與相關制度永續推動。
二、頒布常態性社區民眾參與獎補助辦法
社
造相關政策與補助機制會深刻影響社區培力的過程與成果樣貌,台北市民具有高度的自主營造能量。我們建議台北市府必須頒布常態性的獎補助辦法,讓基層、根植
於社區生活的社區營造提案不受政策引導型補助機制的限制,允許社區自發性、常態性的向市政府提出創意提案,藉由靈活有彈性的微型獎補助辦法,持續茁壯關照
的能量。
三、拒絕拆屋闢綠地換取容積獎勵‧修正臺北市景觀管理自治條例草案
本
組於兩處綠點空間舉辦社區活動(南門里綠點的小草地園遊會、南福里綠點的牯嶺街創意市集綠點攤位),在南門里綠點的小草地園遊會中我們藉由問卷向居民詢問
其對於臺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的看法,結果顯示僅2成比例民眾贊成持續本政策,8成民眾認為本政策有待商榷,有3成民眾認為短期綠地不適合交換永久容積獎
勵。
自台北好好看系列二執行以來,綠地換取容獎的質疑聲浪依舊持續,雖然本政策將於明年停止,但未來台北市府預計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之運作機制納入景觀管理自治條例中,仍得以短期綠地交換容積獎勵。我們認為有必要針對景觀管理自治條草案進行更充分的政策辯論、加以修正。
從本組實習經驗顯示,兩處綠點附近的社區居民無法參與綠點設計與營造過程,導致綠點完工後成為低度使用狀態,無法成為良好的社區空間。這些機制都是景觀管理自治條例更需要處理的課題,有待更細緻的制度面、條例條文來回應社區。
四、清查並公佈國有地、市有地‧讓民眾參與闢建為社區型公共空間
在我們實際訪談社區居民與里長過程中我們發現:社區中的閒置公有地容易成為管理上的死角,也經常是社區安全的漏洞。閒置國有地管理單位多數僅以鐵圍籬進行分隔,遭人拋置垃圾反無法進行內部的清潔整理。
兼顧公有土地權屬單位管理考量,以及都會型社區經常缺乏社區型空間,本組認為這類型的閒置空間可以透過民眾參與,闢建為社區型公共空間。
社
區型公共空間包括各種豐富多元的使用形態與空間需求,例如既存建物整修為年長者圖書館、混凝土鋪面轉變為社區農園等等,讓社區中有更多元的空間與想像。而
最重要的第一步即是公部門開誠布公,清查並公佈閒置國有地、市有地,讓居民參與闢建為社區型空間,同時也組織起社區的資源與居民,永續經營社區。
-----------------------------------------------------------------------------------------------
二、前言
本屆青規師綠點營造組,分別於台北市中正區南門里、南福里中各選一處,由台北好好看系列二政策所產生之暫時性綠點,作為實習課討論標的與社區;這兩處綠點分別是南門里廣州街4巷底,以及南福里國語日報大樓旁。我們的實習課試圖與社區居民共同探討如此政策性、暫時性的綠點,如何成為良好的社區空間,並延伸討論臺北市公有土地如何被有效使用、與公民及社區居民的關係為何,即是我們實習的主要課題。
圖/南門里廣州街4巷底綠點實景
圖/羅斯福路旁,國語日報大樓旁綠點實景
十二週的實習課程中,我們透過各種社區規劃與營造的方法,如實際踏查基地、與社區居民訪談、進行社區現況分析、於暫時性綠點上舉辦活動、蒐集居民意見等等,我們嘗試透過這些方法,持續探究「綠點」與「社區」的關係。兩處綠點與社區的情況各有不同,實習進程與方向或有差異,藉著兩組之間相互支援與綠點營造經驗分享,也讓我們看到政策性暫時綠點如何在各個社區空間中有了各自的樣貌與走向,瞭解社區居民對綠點空間各種不同的看法。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