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解說與環境教育的盲點

文字-A A +A
近年來利用課程之便

帶領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的大學生調查台南縣沿海的生態資源

並與沿海鄉鎮的農會合作多場的產業生態體驗營隊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

學生能得以學以致用

而農會願意在產業活動中加上在地生態資源的介紹是很大的突破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講解人文與歷史的ㄧ位解說員

問了小朋友一個問題:請問紅樹林又叫作什麼?

老師還一直強調國小課本二年級就有了

結果他答案揭曉:是水筆仔

我與真理大學的同學面面相覷

因為答案錯了

但聽說每次該老師都會這樣解說

 

紅樹林(mangrove)泛指能夠生存在淡海水交界處的植物

其中比較有名的紅樹科(Rhizophoraceae)植物

全世界目前有24科30屬83種紅樹林植物

可分為「真正紅樹林植物」(True Mangrove)與「半紅樹林植物」(Minor Mangrove)

廣義的紅樹林連台灣俗稱龜仔樹的黃槿亦可列入

水筆仔僅為其中一種

更不是紅樹林=水筆仔

為何會有此錯誤的認知?

其實台灣的水筆仔原生地在北部

以淡水河口最多

約數十萬株

但在70年代台灣開始重視生態保育的時候

淡水河河口的水筆仔也開始被重視

透過報章媒體的報導

全台灣興起復育水筆仔的熱潮

最遠連高屏溪出海口都在復育水筆仔

可是南台灣現存的紅海欖(五梨跤),欖李和最普遍的海茄苳

卻很容易被台灣的媒體遺忘

以我居住的台南市鹽水溪畔

這幾年的觀察

發現水筆仔已開始沿著河川上溯

從河口蔓延到大港觀海橋附近

原生的紅海欖(五梨跤)及欖李

擴散的速度卻不及水筆仔

有一天當水筆仔也在鹽水溪成為優勢紅樹林數種

台灣紅樹林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也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事實上

紅海欖及欖李目前以台南市較多

但整體來說數量卻遠少於水筆仔及海茄苳

現今社會網路發達各式傳媒普及

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鄉土文化或在地生態資源的詮釋權到底是誰?

顯而易見地''探討''、''考據''與''研究''這些學習的過程

可能會被這些容易取得的資訊誤導或中斷

雖然不見得是資訊的錯

可能是傳播者片面的收集資訊

雖然不見的是傳播者的錯

可能是正確知識的獲得管道不夠暢通,亦或者根本還沒有人深入探討在地(local)的問題

但如果連我們的教育或解說人員都認知有誤或缺乏實證經驗

但如果連我們身邊的鄉土文化或生態資訊都缺乏調查與研究基礎

大多數台灣的下一代真的會將紅樹林=水筆仔,甚至濕地=紅樹林

甚至張冠李戴

那麼台灣生態保育的困境將會更加嚴重

看來正確的環境知識與環境教育

還得多加把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素素

非常認同

莊孟憲

大家繼續努力啦

4

加入時間: 2010.10.10

莊孟憲

加入時間: 2010.10.10
6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轉載:我國專利法不宜修法來保護植物的發明

2011-05-23
瀏覽:
2,186
推:
0
回應:
0

從生物學家的社會參與看學生態的學生的未來

2011-02-15
瀏覽:
4,328
推:
2
回應:
2

最後的住家 馬偕

2011-02-11
瀏覽:
2,600
推:
3
回應:
0

桑田變滄海-學甲急水溪灘地觀察有感

2011-02-11
瀏覽:
3,326
推:
3
回應:
0

生態解說與環境教育的盲點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961篇報導,共13,19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961篇報導

13,19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