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斐顯 想為台灣做一件事 新頭殼網站 鄭翔峻報導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新書出版
新頭殼newtalk 2010.11.05 鄭翔峻/台北報導http://203.69.66.115/news_read.php?oid=9507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 開放編輯室 on Justin.tv
生在台灣,住在台灣的人,可能包含著不同的血統、不同的種族,或是不同的故鄉,但這卻無法阻擋他們願意為台灣做一些事情的決心。今天Newtalk《開放編輯室》節目中請到了《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一書的作者邱斐顯,以及本書共同策劃人,她的丈夫江蓋世。將與我們分享這群願意為台灣付出,即使遭遇困難也不退縮的人,他們的動人故事。
「想為台灣做一件事」,這句話不僅是邱斐顯新著的名稱,更是她完成這本書的動機。邱斐顯說,因為自己曾生了一場大病,在病榻上就曾想過,若自己是健康的,那該為台灣做什麼事情?於是她決定要執筆寫作,記錄成這本《想為台灣做一件事》的人物訪談報告。
《想為台灣做一件事》這本書所採訪的30個人物,領域涵蓋音樂、戲劇、雕塑、繪畫、文史以及從事民主影像及人權等運動的台灣人的故事。
江蓋世表示,當初幫忙寫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看見在病榻上太太卻有強烈的意念,想為台灣的藝術家、文學家等藝文工作者,記錄他們的故事。江蓋世說,這些人在社會上的努力和所得到的光芒總是不成正比,而這本書就是要為他們發聲。
邱斐顯接著說,雖然挑選這些受訪者,可能多少帶了點主觀色彩,但基本上還是會考慮到受訪者長期以來對台灣社會努力的貢獻,有的是已經有能見度的文化工作者;但也有的是被媒體遺忘的藝文工作者。而這些人也讓她更有興趣,更想了解他們是如何繼續努力下去。
她也舉例,像是聲樂家曾道雄老師,許多人對他的印象可能就僅止於他是在師大教學的教授,比較深入的可能也僅聽過他曾在聯合國舉辦的演唱會上演場台灣本土歌曲「杯底不可飼金魚」。但即使像他如此努力、關心台灣社會的人,卻也少有人了解他,因此才引起她的訪談動機。
而邱斐顯也提到,在訪談過程中時常會得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像曾道雄就曾經因為拒絕飾演師大策辦,紀念蔣介石的清唱劇,其中蔣介石的角色,後來也讓他遭到許多學術上的政治打壓。邱斐顯說,像這些精采故事,若她沒有訪談曾道雄,那就一生不會知道這樣的故事。
書中並收錄三位原住民的故事,其中高子洋,就是現在大家朗朗上口「我們都是一家人」歌曲的創作者,但不為外人所知的是,高子洋曾為了這首歌而遭管訓,可說是何其諷刺。
對於網友提問,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那種精神最讓她動容? 邱斐顯說,她覺得這些人最讓她感動的就是堅持,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他們都能夠堅持做下去。
此外,除了記錄各個對台灣認真付出的藝文工作者以外,《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也收錄了作者邱斐顯自己的文章,包括「阿里山的樹根爛了」、「陳定南送我一本 書……」,從這些文章發現,邱斐顯透過想為台灣盡一份力的心願,以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來影響讀者,讓每個人都能為台灣「做一件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