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區變成風景文化區
大聲告訴政府『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居住環境』。
風化區變成風景文化區 八頭里仁協會的重大貢獻
社團法人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
八頭里仁協會昨天的會員大會選出了新的第五位理事長 戴秀芬,這是一個令人敬佩的NGO組織,是十五年來改造北投的最大貢獻者。除了推動成立北投溫泉博物館,推動開放北投梅庭,擋住北投纜車(很抱歉,馬英九將北投拒絕的災難轉移到貓空去,那是他的事別怪北投人),推動鄉土人文教育與導覽,讓社區居民覺醒、重視和珍惜自己居住的環境和文化歷史之外,前理事長台大心理碩士楊俐容所推動的EQ 教育更是聞名全國,現已普及到中南部以及外島澎湖、馬祖。
剛剛卸任的第四位理事長林冠宏,是一位NGO碩士,學有專精,確實不同凡響,三年任期內展現了對社區、教育、文史和土地的熱情和關愛,協會業務倍數成長。相信他在台灣的NGO組織團體之間,將會發揮更大的貢獻。
第三位理事長楊俐容是接下她的先生陳慧慈教授的棒子續任理事長,這對夫妻是台灣社區的異數,十五年來拋妻棄子和拋夫棄子,全心全力的投入,兩個女兒確又教育得非常成功,不愧是土木教授和EQ、親職教育專家。如果你不認識這兩位,你對北投就還不夠瞭解。
八頭里仁協會十五年前在洪德仁醫師的熱情號召下創立,儼然一個菁英組織,陳慧慈教授則挑起開疆闢土的首任總幹事重任。當時也獲得另一位創會理事許陽明先生以及北投眾多社區人士,尤其是婦女走出家門拋頭露面,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擋下纜車改造北投,使得北投從風化區轉變成風景文化區。關鍵時刻如果不能把握,如果纜車規避環評的政治陰謀得逞,興建在北投和地質脆弱的陽明山斷層帶上,塔柱危機將不僅是16號而已。十五年來,反對纜車的力量持續壯大,台北市政府礙於和BOT 廠商的合約違約問題,不敢說不建,卻也不敢貿然違抗強大民意一意孤行。社區力量的團結凝聚,不但能自保,更可以大聲告訴政府『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居住環境』。
你知道嗎?這個十五年的老協會,只有一位熱心辛苦的支薪秘書,其他一切都是志工,和公民記者的精神一樣,都是一個又一個出錢出力的傻瓜做出的奉獻。
在八頭里仁協會的努力下,北投的改變和發展,足以作為台灣各地社區借鏡。新上任的戴秀芬理事長,身兼數職,是一位台大中文系出身的才女,注入不同成分的新血,必定可以為八頭里仁協會開闢出寬廣的新方向。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1/3/14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