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花東變遷
撰文/蔡珮斳 蘇子茜
社會的變遷與現代化對於許多舊文物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改變,現代人為了生活上的便利往往會犧牲掉某些過去的事物,等到許久之後,眾人才會驚覺自己竟想不起過去那些珍貴的事物與回憶!
花東鐵路從97年底開始鐵路電氣化與雙軌化的工程,這消息一出時曾讓許多鐵道迷與歷史文物學者們心碎,當時各家媒體都爭相報導各地的鐵道迷與歷史學者們奔走至花蓮替花東線做最後留影的新聞。
被報導中這些人拿著相機與攝影機的身影所感動的我們,想將花東線改變的歷程紀錄下來,並探就過去文物與現代化相衝突的意義。
花東的鐵道原為單軌、窄軌鐵路,因為起初的用途只是運貨物,乘客的量也不多。但現今,花東成為台灣觀光勝地,原有的單線鐵路不敷使用,也希望的提高速度。因此,為改善花東鐵路的標準,開始進行鐵路的雙軌化與電氣化。
「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化暨全線電氣化計畫」主要包括全線155公里的電氣化工程,預定102年底電氣化通車,電氣化完成後列車速度可由現行每小時 110公里提昇為每小時130公里,花蓮至台東間將可縮短行車時間約35分鐘,解決目前往返台北、台東間之列車需更換動力車或旅客需換乘列車的不便。
另「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預定將台鐵現有花東鐵路沿線29個車站,結合「台鐵郵輪式列車發展」與「自行車補給功能」,配合花東地方觀光特色,以「一鄉一特色」原則將車站規劃為旅遊景點,打造花東地區觀光事業發展新方向,該項計畫預計103年底全部完成。
花東鐵路
l
北迴鐵路時期(民國六十二年~六十九年)
為因應台灣經濟發展迅速,開發東部地區資源,平衡城鄉差距,係政府與民間之共識。民國五十年間宜蘭、花蓮、台東及屏東各界人士,組成環島鐵路促進會,立法院、監察院、歷屆省議會對環島鐵路均有提案,政府亦積極進行研究規劃。
北迴鐵路曾分別於三十六年及五十二年進行兩次踏勘,五十七年蔣總統中正先生指示積極規劃,五十九年成立北迴鐵路測量隊,隊長為鄧書才先生,隊員由台灣鐵路管理局工務處抽調,並招募臨時人員(共約六十人),開始進行測量,於六十年八月完成定線總報告並繼續進行路線修定、鑽探及規劃工作。六十二年五月蔣總統經國先生指示興建,並列為國家十大建設之一。六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成立北迴鐵路工程處隸屬台灣省政府交通處,處長為瞿福亨先生,並於同日開工。
歷時六年,六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完成此一連絡蘇澳至花蓮之鐵路幹線工程,於六十九年二月開始正式通車營運。
l
南迴鐵路時期(民國六十九年~八十一年)
台灣光復以來,政府積極推動建設,加速開發東部資源,東部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亦屢次籲請政府早日推動環島鐵路之興建。經衡量財力及事實需要,政府決定北迴鐵路及東線拓寬完成後,再興建南迴鐵路,依序完成台灣環島鐵路網。民國六十六年九月,政府決定興建南迴鐵路,六十七年並責由北迴鐵路工程處成立南迴鐵路工程籌備處,六十八年二月派出測量隊進行路線定線作業。六十八年十二月北迴鐵路完成,使鐵路縱貫線經宜蘭線和花東線相連接。六十九年四月,行政院核定南迴鐵路工程計畫,列為國家十二項建設之一。八十一年十二月,南迴鐵路從屏東縣枋寮站至台東縣台東新站全部竣工,歷時十二年,環島鐵路網於焉完成。
l
東改計畫時期(民國八十一年~)
北迴鐵路自民國六十九年二月正式通車營運後,帶動東西部交流及互動,加以東部觀光事業、天然資源之陸續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