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國校園民主運動述評
不能遺忘的思想
——1980年中國校園民主運動述評
◎錢理群
2008年正逢北大110周年校慶,我重讀《開拓——北大學運文獻》,寫下這篇“不能遺忘的思想”。之所以要強調“不能遺忘”,是因為想起一件往事:北大百周年校慶時,我曾經生活了18年的貴州安順一份地方報發表一篇文章,對北大的現狀表示失望,並有這樣的質問:“在歷史關頭舉起過‘五四’大旗的北大,為什麼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歷史時刻,你就沒有登高一呼的再度輝煌?你是沒有準備好,還是最為珍貴的傳統已經流失得太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什麼你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表現自己的機會?被北大人一再提起的輝煌,為什麼總是集中在蔡元培時代的北大?” [1]
人們對北大現實的不滿,自然有充分的理由,這也是該文引起我共鳴之處。但作者對80年代初北大的歷史卻顯然缺乏瞭解:這正是當局與學界有意遮蔽與強迫遺忘的結果。問題是,當時我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竟也沒有想起1980年的選舉運動:這種歷史在場者(當時我是北大研究生)的遺忘,或許是更嚴重,更令人警悚而深思的。
而我記憶的恢復,發生在十年後的今天也非偶然。正是這些年,中國改革的問題日益暴露,尖銳的體制性矛盾,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式改革道路”的反思。於是,發生在1980年以北大為代表的中國校園選舉運動中圍繞“中國改革道路”的討論與辯論,就重新進入我的視野。
一、 不平常的時刻,不平常的地方,不平常的一代人
1、改革關鍵時刻的校園民主運動
據《北京大學選舉運動大事紀》介紹:1980年10月6日北大開始選舉海澱區人民代表。北大學生和研究生單獨劃為一個選區。約10月中旬,北大部分學生公民開始醞釀競選。11月3日學校公佈選民榜,開始醞釀候選人。當天上午,經濟系夏申、國際政治系房志遠、技術物理系王軍濤相繼貼出競選宣言,這是北大第一批站出來的候選人。以後,哲學系研究生胡平、國際政治系楊百揆、中文系張曼菱、哲學系楊利川、經濟系張煒等相繼宣佈參加競選,候選人達18人之多。競選活動極有聲勢與活力,除張貼宣言、大字報外,還組織選民見面會、答辯會,舉行民意測驗,出版《競選短波》等中立刊物。12月11日正式選舉,投票率達91.25%,胡平當選為海澱區人民代表。12月18日進行補選,候選人均未過半數。選舉運動遂告結束。[2]
實際上在北大開展競選運動之前的10月16日,北大一分校歷史系學生李盛平就在校園裡貼了”競選宣言”。11月初,和北大同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學院、中央民族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航空學院等高校也都掀起了競選運動的熱潮。[3]而在此之前,自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修改選舉法,將縣級人民代表改為直選之後,從1980年2月起,選舉在一些地方試點,就陸續出現民間的競選活動,許多民間民主運動的推動者都參與其中;[4]而在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學院、湖南師範學院、貴州大學、山東師範學院等全國各地的高校,也都先後出現了競選活動,在湖南還引發了學潮。北大的競選運動則把競選推向了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大一次“民意測驗”中,有52.5%的選民認為這次選舉是“實行社會民主化的最初步驟之一”。[5]而最早站出來發動和參加競選運動的競選人房志遠則明確指出,“過去30年,我們採取的選舉形式——領導內定候選人的等額選舉形式是不合理的”,這一次的競選,“是人民群眾打破原來舊的選舉形式而力圖創造一種新形式的一次嘗試”。他這樣看待競選的意義:“民主制度的條文章程可以在短期內制定(如選舉法、刑法、婚姻法等),但民主習慣、民主風氣的形成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每一次民主競選活動,都是培養大家民主習慣、民主意識的極好的方式和機會”。他同時提出,“這次競選在青年知識份子中是對改革的一場大動員、大討論。它不但是對改革的一次巨大的支持,而且它本身就是一次重大的改革”。[6]這表明,1980年10月、11月達到高潮的中國大學校園選舉運動,是又一次自下而上的民間民主運動。說“又一次”是因為在1957年,在中國大學校園裡,也有過一次自下而上的民間民主運動,在北大,稱之為“5.19民主運動”(因1957年5月19日在校園貼出第一張大字報,開闢“北大民主牆”而命名)。[7]這個運動隨著毛發動“反右”運動而被鎮壓。——據說,在1980年競選運動開始以後,社會上就有傳言,說“北大又出現了1957年的大鳴大放一樣的局面”[8]。
這情形真應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說。[9]
是什麼樣的“春風”吹皺1980年中國校園的池水?這就需要將這次校園選舉運動放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中國政治、思想、文化的大格局中去考察,這裡且對有關背景略作介紹。中國的改革原是有兩股推動力量,一是黨內改革派所發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另一是民間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運動。在1978年11月至12月的中央工作會議和隨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這兩種力量之間曾有過暫時的“聯盟”,以共同對付代表“文革”既得利益、反對改革,當時在黨內居領導地位的“凡是派”。“文革”中被打倒的以鄧小平、陳雲為代表的老幹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取得了反對“凡是派”的基本勝利,重新掌握了領導權以後,改革性質,改革方向與路線等問題引發了黨內深刻的分歧與複雜的矛盾,也使黨內改革派和民間的民主運動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出現了“收收放放”的複雜態勢。大體說來,從1979年3月鄧小平在中央理論務虛會議上發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與逮捕魏京生開始,到12月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發出通知禁止“西單民主牆”,再到1980年3月《四五論壇》、《北京之春》、《沃土》、《人民之聲》等民間刊物紛紛被迫停刊這段時期,是“大收縮”時期,民間的民主運動受到嚴重的打壓,只能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堅持。但到了1980年5月下旬,鄧小平又在黨內另一種力量的推動下,發表了關於肅清封建主義的影響與黨和國家制度改革的內部講話,並在8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党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開始討論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樣,在思想文化上又出現了某種“放”的趨向,8月30日至9月10日舉行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成了一次空前的“民主的大會,改革的大會”,代表大會還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委員會,準備根據政治制度改革的需要修改憲法。10月,黨內組織了4千多人討論《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光明日報》召開理論座談會,黨內思想空前活躍。被打壓下去的民間刊物和組織也開始重新恢復活動,並成立了“全國民間刊物協會”。於是,就有了“庚申改革”的說法。[10]
基層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直接選舉,就是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敏感的大學生及時發動了“校園競選運動”,給民間的民主運動以新的推動。他們之所以提出要以“推動民主改革,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為宗旨,並且在青年知識份子中發動關於“改革”的“大動員,大討論”,是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中國的改革到了要決定其改革方向和路線的關鍵時刻,黨內外的各種力量都在積極活動,企圖影響最高決策,而鄧小平這一時期在“收”與“放”之間的不斷搖擺,也表明他還沒有最後下決心。這一情況和1957年“反右”之前的毛澤東十分相近。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1980年10月—11月的校園民主運動,是中國的民間民主力量試圖在中國改革運動中發揮獨立的影響與推動作用的自覺努力。後來的歷史進程證明,這幾乎是最後的機會。
機會源於當時中國政治形勢尚不明朗,黨內外各種力量都處在膠著的狀態,校園競選正是在這難得的歷史縫隙中得以生存。對於競選,來自官方的各種反應互相矛盾:11月3日,北大第一批學生宣佈參加競選;6日,中國人民大學有學生發表“競選宣言”;10日,北京市委下達《關於當前選舉工作中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宣佈“競選是資產階級形式”;人大黨委立刻作出黨員不得參加競選的決定;[11]北大一分校黨委書記宣佈:“候選人的一些話不符合四項基本原則,要據理力爭”,各級黨組織相繼召開黨員會,統一思想,並採取個別談話的方式,動員黨員和党的積極分子準備反擊。[12]——這樣的氣氛與做法,都令人聯想起1957年的反右運動。在北大的競選答辯會上就有選民提出這樣的問題:“它是否是第二次“反右”的前兆?”。[13]
然而,北大黨委副書記卻在北京市委通知下達的第二天(11日),親自參加競選人的答辯會。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