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學、學中做 部落大學扎根牢
【記者葉矜青、賴靜怡/阿里山報導】
全台總計有15所原住民部落大學(圖表一),其中,嘉義於2004年時成立了嘉義縣原住民部落大學<註一>,縱使遭遇難題仍堅持不懈,未來也將持續努力。隨著情勢及原住民需求設計課程,希冀透過多元化的課程,在培育原住民人才及提升原住民職場競爭力外,同時達到永續傳承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目標(詳見影音)。
嘉義部大的成立,起因於提升嘉義地區原住民族的社會競爭力,為了提供原住民族終生學習的環境,促進其文化傳承與創新,並培育原住民人才方始成立。嘉義部大副校長蔡美玲說:「7年來教學成果都不錯,學生能夠開心學習,才能真正吸收教學內容進而活用知識、技能。」至今已有7年歷史的嘉義部大,原經營者為財團法人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然而由於內部進行改組,以及適逢八八風災重創,開始出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形,且原住民在無以維持生計的情況下,也無法額外支出時間及費用學習,因而轉由政府經營。
嘉義部大位於阿里山國民中小學的授課教室,於七日揭牌開跑。
記者葉矜青/攝影
對於嘉義部大的設立,嘉義部大學生安玉蘭認為,能有這樣一所學校提供多元課程很好,雖然不是每種課程都有興趣,但是有不同選擇才能引發興趣。嘉義部大學生鄭月美更說:「很高興有這所學校,都會問朋友要不要一起去!畢竟多學習就是多一次進步的機會。」不過兩人都希望課程時間能夠更自由,因為農忙時期就無法上課,容易導致學生放棄學習的機會。此外,鄭月美認為校方可以在部落農產品的成熟季時節安排課程,教大家更多不同的加工方式,同時亦可直接為農產品進行包裝,一舉兩得。做中學、學中做,是嘉義部大努力的方向,期望能藉此融會貫通課程內容,進而達成社區發展的目標。
今年,嘉義部大總計有18處開放招生授課(圖表二),與往年相較之下提供更全面、多元的通識課程(圖表三),蔡美玲表示,希望藉此讓學生在學得各種不同的技能及知識後,能夠靈活運用及經營,從而促進社區整體發展、提升部落自主性。未來,嘉義部大將努力朝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方向邁進,以提供多元課程的方式強化民族知識,並建立部落學習型組織,藉以提高民族意識、邁向部落自治,此外,整合各方資源協力發展部落教育、復振民族文化,更是建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原住民文化逐漸演變為純歷史的現在,嘉義部大期許在各方面都更上一層,促使更多嘉義地區的原住民願意前往報名,並於學得各種不同技能、知識後得到更多工作機會,在延續傳統文化的同時,亦能擁有更舒適的生活。
<註一>原住民部落大學:簡稱「部大」,基本目標為知識解放、整合,及產業的發展與營造。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