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傳承醬油文化 工廠轉型變觀光

2011/05/31 19:30
3,31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郭蕙慈、湯雅婷/雲林斗六報導】

  雲林聚集許多台灣傳統產業,西螺醬油更是聞名全台,當地所產的手工黑豆醬油,近年來由於機器生產逐漸取代傳統手工,產業受到影響,為因應環境變遷,雲林的醬油業者便決定轉型為觀光工廠,藉由觀光遊樂的方式,讓民眾認識傳統產業的悠久歷史(詳見影音)。

      在台灣,醬油製作的原料可區分為黃豆和黑豆,由於黑豆營養成分較高,且雲林氣候穩定,溫度及溼度皆適合傳統甕釀,加上充沛的地下水資源,當醬油製作技術引進台灣後(圖表一),當地人便以傳統甕釀方式製作黑豆醬油。早期以黃豆製成的稱為醬油,以黑豆製成的則稱為蔭油,後來因為黃豆醬油製成時間較快,且多使用速釀及化學法製成(圖表二),相較之下黃豆醬油產量高,民眾大多使用黃豆醬油,因此蔭油也逐漸被統稱為醬油。除了黑豆醬油外,雲林醬油業者也與當地果農合作,研發出新風味的水果醬油,還有因應近年來養生觀念所製成的紅麴醬油。藉由創新的研發,不僅帶來新商機,同時也能打響雲林手工釀造的名聲。

照片

即便現在多利用機器生產,雲林當地仍堅持傳統手工甕釀。

記者湯雅婷/攝

  醬油是台灣人常使用的調味料,但許多人卻不了解醬油是如何製成,醬油業者成立觀光工廠的目的,除了行銷在地產業外,更重要的便是讓民眾了解醬油的百年歷史,認識傳統手工釀造技法。而觀光工廠的設立,除了對產業本身有所幫助外,與週遭的觀光景點互相合作,還可成為新的旅遊路線(圖表三),醬油業者曾士豐便表示:「未來計劃與鄰近的觀光工廠或是遊樂區合作,串成新的旅遊路線,讓外來遊客可以有新的遊樂選擇。」雲林縣建設處工商發展科幹事員沈聖彗也指出,將來政府計劃使觀光工廠逐漸轉變為觀光景點,成為雲林當地的特色。

照片

設計代言人物,對於推廣歷史文化和行銷皆有所幫助。

記者湯雅婷/攝

      除了發展觀光,藉由設計創意公仔,不僅讓傳統文化增加新意,也可結合學校戶外教學或是企業參訪,讓小朋友們藉由逗趣的人物了解醬油的歷史,增添寓教於樂的功能。民眾謝紹瓊表示:「親眼看見整個製作過程,還有自己親手製作醬油後,更覺得傳統甕釀比化學方式更健康。」對於傳統產業的轉型,民眾張先生認為,產業轉型已經是種趨勢,藉由觀光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歷史,除此之外,小朋友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才是最重要的。

  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藉由轉型為觀光產業,不僅能夠發揚百年歷史和傳統技術,更讓民眾在假日時有個遊樂的新選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