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視主播黃明明 如何報新聞

2007/11/24 05:00
4,547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許娸雯/北市報導】公視晚間新聞主播黃明明淨化新聞品質,力求提升公視新聞的深度與廣度,除了新聞把關,黃明明更嚴謹要求自己成為全能的新聞工作者。

 黃明明畢業於政大新聞研究所,曾在聯合報擔任編輯,當台視是媒體龍頭時,奉獻最多心力與衝勁在台視工作。但是她說:「每天都在付出,久了就會覺得自己空空的」四年在台視累積的工作經驗與榮譽感並無法滿足黃明明的上進心,因此她前往英國倫敦研讀國際關係,擴展更專業的視野。

 再度回到台灣從事記者工作後,眾多電視台崛起,競爭力造就全新的媒體生態。在多位同業的邀請下,黃明明曾在三立、東森、八大電視台任職。但是當記者與主播在社會上的聲望逐漸降低,與她原本設定的期望有落差,讓她一度想轉入學術界。公視的誠懇說服,讓她有機會肩負公視最重視的社會責任,她說:「公視讓我可以心安理得,不會讓社會覺得記者是不好的示範。」

 黃明明不僅有豐富的學術知識,更有堅實的工作經驗。高學歷、高經歷與高成就是少數新聞工作者能同時兼得的。但是喜好挑戰的她並不滿足於自己的實力與潛力。她說:「我要求自己採、編、製、播,全都行」現在的她是公視的採訪記者,晚間新聞主播,更是新聞製作人。她表示,如果只當主播會感覺自己對新聞的涉入太低了。全職、全能與新聞的全方位掌握是黃明明最重視的目標。

 然而,黃明明遇到最大的瓶頸是新聞素質與觀眾喜好的落差。她說:「我覺得這是一則有意義的新聞,但是我又會考慮到觀眾會想看嗎?」她強調新聞不能一味地討好觀眾,但是也不能悶著頭做沒有人看的東西,那樣將會失去傳播的意義。如何把非主流的公益新聞透過包裝讓觀眾喜歡看,讓弱勢者的聲音透過新聞讓更多人聽到,讓更多人正視社會問題,成為公視致力達成的目標。

 黃明明認為,電視是聲光媒體,報紙寫的再精采也沒有辦法呈現受訪者的表情,電視可以活靈活現地讓觀眾身臨其境。但是電視的侷限是直線傳輸,因為無法像閱讀報紙般回頭閱讀電視新聞,因此電視新聞必須讓觀眾聽完新聞的下一秒就能完全理解新聞事件。但是她強調電視新聞的侷限不應該成為電視新聞的盲點,她說:「一個好的電視新聞是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處理最嚴肅的問題,讓大多數觀眾看得懂並且從中學習知識」。

 大部分電視台的缺失是炒作瑣碎的事情,她說:「對我而言,那些都不算是新聞」。黃明明認為一旦媒體沒有站好自已的角色,就會提供私人報復炒作的管道。

 對黃明明而言,公益新聞是與公眾權益有關的新聞。儘管公益新聞的立足點是正面的,但是公益新聞同樣不能斷章取義。舉人權問題為例,廢除死刑的團體勇於發聲,經常舉辦記者會,但是事實上,社會上大部分沉默的大眾是不贊成廢除死刑的。面對類似的爭議性議題,公益新聞一樣要盡量兼顧所有人的意見,才不會有失公正。

 除了把關新聞內容,新聞人才的培養也是黃明明注重的要點。她要求記者每天起床應該閱讀當天的報紙,對當天的新聞有概念性的了解外,對採訪對象更要有最完整的理解,儘管是代班跑自己不熟悉的新聞線,也可以向同業請教相關的知識,如果不能掌握新聞內容,聽同業怎麼問就好,千萬不要自曝其短,問受訪者不適當的問題。

 由於黃明明花最多心思採訪政治線,與立委們建立良善的關係也是記者必備的技巧。她表示記者和立委的助理建立人脈是重要的,讓立委認識你是必要的,但是記者與立委太像是朋友的話,將會失去記者的立足點,因此如何拿捏人脈關係的分寸也是記者必修的實務學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