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水梯田對里山倡議的實踐嘗試

文字-A A +A

 

水梯田的復耕,能否實踐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自然文化共構服務?鑲嵌地景存在的現況,需搭配人為活動有適切技術與適切運作,還需發展住民參與自然資源維護與運用的公平互惠機制,才能維繫適應性發展的文化基因庫。

貢寮山區水梯田友善復耕的推動 

2011年春,在林務局的發動與支持下,貢寮人社區報工作室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開始了貢寮山區雙溪各支流山谷水梯田的復耕與友善耕作方式的推動。在這幅員不小但戶數甚少的散村中,第一年的工作有9戶農戶參與,合作水梯田的續耕或棲地恢復的工作。
台灣北端的三芝、石門、雙溪、貢寮區,過去有面積不小的梯田地景,近年在老農凋零與不符經濟效益的情況下陸續棄耕。這樣的濕地生態原本還因為山區的水文條件殘存著,而自成水域生物的方舟。然而近十年內由於這些山區河川整治或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的工程縱橫,因直接的破壞或間接的水文截斷,使得這樣的環境很急遽地消失了。以保育的意義投入,首先想要解決的課題是「完整水域生態廊道」的恢復。阻礙這課題的,包括:農藥、過漁、河川整治、灘地型的棲地的喪失。因此,本計畫擬從灘地型棲地的恢復與減藥,串連水域生態廊道,彌補整治消失的環節;並藉由生態產品價值的提昇、周邊產業的發展、與山村生活品質的維護、社區環境溝通的推動,帶動對於河溪環境由上游到下游的關心與照顧。
然而在進入社區之初,我們即領略到這樣一個社區與環境議題,其實許多環境與社會問題的縮影:包括:核四等大型公共政策的紊亂及長期拒絕讓住民參與、農產價值與輔導系統對於環境用藥的不在地思維、包括觀光政策與農村的硬體建設沒有融入住民需求等等。而這裡豐富的環境資源,與保存尚佳的山林產業與生活智慧,若是年輕一輩有意願,只要有適當的支撐點,有機會創造一個消費者支持的土地照顧農業,以及一個學習因地制宜知能與價值思辨的環境學習中心。 因此這個目標集合了一群人,在這裡陪伴農民用過去的非慣行農法創造新的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向農民學習,紀錄土地的條件與可能,具體作法包括:
l    協調並推動續耕或復耕的友善耕作方式。
l    協調並推動蓄水梯田的棲地恢復,水稻及田間副產物的產銷,以及生產過程中回饋到社區產值的設計。
l    水域環境的指標性同功群(guilds)或分類群(taxas)的調查。
l    田間環境紀錄與傳統智慧的紀錄
l    田間紀錄與生物調查結果相互對照,討論並激發兼顧保育目標生物與農作收益的作業方式。
l    促成社區關鍵關係人的交流研討觀摩機會,包括農戶、學校、在地社團。
l    藉由部落格及其他環境溝通機會的創造,彰顯環境價值,推廣在地智慧。
未來若共識建立後,搭配能力及後勤系統的建構,契作模式、適當規模的生態旅遊與環境學習、同樣友善環境的多元產品的產銷、居民參與監測等,都還有機會以不同比重發展,但前提還是促成社區住民對未來的思考,並有形成社區組織的可能。
水梯田的環境價值 
從保育生物學的角度,山區的水梯田除了是靜水域生物的棲息環境之外,水梯田與山區的溪流串連,更在從山到海的水域廊道中,豐富了這當中重要的小濕地串接點,在迴游動物的旅途中形成一個個緩流休息區;更因為近年來河溪中水泥化的工程大幅改變了具有生態功能的棲地,山間的水梯田成了溪流與森林生物的生命史中重要的生態補償。而這裡,也是典型台灣東北區許多小型溪流的生態,是台灣迴游性魚蝦蟹貝的保育熱點;許多淺水域的原生水生植物的庇護方舟之一;幾種較稀有的蜻蜓與水生昆蟲在這裡仍有族群;下游的洪氾平原田寮洋,則因著地理區位與整個河系造就的濕地環境與水田產業,紀錄過超過300種的鳥類。
東北氣候區的水稻梯田,有悠久的平台階梯蓄水處理,可以延緩降雨洪峰到達時間並減少地表逕流的形成,進而防止土壤流失。而繞流的灌溉水路與蓄水塘,也增加了地表蓄水的總面積與總時間;雨水也緩緩地在泥土渠道與田畦底部滲漏到地下,形成鄰近區域的回歸水或更深層的地下水,有助於水資源利用與水患的防災。回憶過往的老農都認為,彼時溪水不太會暴漲,也不太會枯竭。
鑲嵌地景需搭配適切運作 
不少人拿貢寮山區的梯田與日本里山環境相比較,往里山更深層的脈絡來看,形成生物多樣性的不只是潔淨生產與限量採集下的水域棲地,還包括依據作物的特性、伐採收穫的週期長短、人們日常使用的頻度與數量,更依據地形條件因而可能的氣候或水文災害,所適切配置出來的地景鑲嵌體,方便人的生產生活的同時,評估了適切的規模大小,也保障了相關的環境保全。而在貢寮,我們也還在發掘理解,這樣的地景脈絡,有哪些值得再彰顯的思維。
然而成鑲嵌地景的環境,固然可能不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神仙娘子

辛苦的耕耘終於有了成果感謝你們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付出
大家一起加油

2

加入時間: 2008.02.27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8.02.27
44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乘著溪水,漂流到下游

2019-12-04
瀏覽:
2,801
推:
0
回應:
0

取水閘隔開的燦爛與哀傷—新城溪巡溪後記

2019-10-08
瀏覽:
3,201
推:
0
回應:
0

海濱 x 溪流 x 森林 x 人家,交融在一起

2019-07-09
瀏覽:
2,539
推:
0
回應:
0

水,就不愛直來直往

2019-04-24
瀏覽:
2,340
推:
10
回應:
0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2019-02-18
瀏覽:
2,756
推:
0
回應:
0

請別叫我排水溝—田寮洋無名溪巡溪誌

2018-10-25
瀏覽:
3,021
推:
1
回應:
0

榕樹溪:上游不乾涸的約定

2018-09-11
瀏覽:
3,319
推:
0
回應:
0

翻岩、跑步機、勇闖天堂路:龜壽谷溪極限夏令營

2018-07-04
瀏覽:
2,352
推:
0
回應:
0

貢寮遠望坑溪護魚區,修繕工程釀生態災難

2018-06-26
瀏覽:
6,344
推:
116
回應:
0

屬於童年的那條溪,你的還在嗎?

2018-06-23
瀏覽:
3,399
推:
3
回應:
0

貢寮水梯田對里山倡議的實踐嘗試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792篇報導,共12,83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792篇報導

12,83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