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欽榮 人權設計師 和平博物館
曹欽榮 人權設計師 和平博物館
文/邱斐顯
從綠島人權紀念園區、國家人權紀念館……,到二○○五綠島人權音樂祭,曹欽榮都參與其中,他認為台灣從被殖民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父祖世代的生命歷史,並未被全面理解。
(照片提供:曹欽榮)
曹欽榮 人權設計師 和平博物館
文/邱斐顯
從綠島人權紀念園區、國家人權紀念館……,到二○○五綠島人權音樂祭,曹欽榮都參與其中,他認為台灣從被殖民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父祖世代的生命歷史,並未被全面理解。
一九八○年代,台灣社會民主化的過程中,力抗國民黨一黨獨裁統治的,除了站在第一線的法、政、醫、傳等專業人士之外,還有許多默默貢獻自己能力的各行各業社會人士。曹欽榮,是其中的一位 。
漁村少年,愛上台灣史蹟建築
曹欽榮,一九五三年出生,成長於基隆和平島,求學時對工藝、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曹欽榮回憶自己唸小學的工藝課,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利用身邊俯拾可得的材料,作成如船、螃蟹、蝦、貝殼等親近的生活物品。
漁村少年曹欽榮,成長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家鄉所有的生存條件,都與海洋息息相關,看見了海港、海洋環境不斷變遷、惡化。基隆中學畢業後,他考上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
上大學前,曹欽榮造訪了鹿港。他被這個六零年代依然蘊藏著濃濃古早味的古樸小鎮所感動。大學四年裡,他探訪了許多台南的歷史遺跡。現在回想起來:「這些記憶沈潛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讓我意識到台灣過去美好的史蹟建築。七○年代的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執政者沒有人文考量的規劃,城鄉風貌逐漸呈現一致化。」
談起走入室內設計一途,曹欽榮表示:「唸大學前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唸什麼,還曾經問到一位學長,以為建築系是學土木的,將來只能造橋舖路。」從摸索中,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環境與建築。曹欽榮認為,建築不應只是硬體規劃,要有深遠的內涵,包含環境與人文的整體思維。
林宅血案,開始關心台灣政治
踏入社會後,他的第一個工作,到國泰信託公司不動產部上班。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建築專業知識,台灣的房地產業正處於萌芽的時刻。七○、八○年代,台灣社會快速變遷,也刺激著曹欽榮不斷反思、成長。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發生時,他曾和朋友為此互相討論、爭辯。一九八○年,在獄中的林義雄家裡遭逢「滅門血案」,震撼了海內外台灣人,曹欽榮也不例外。他開始在工作之餘,大量閱讀黨外雜誌,主動關心台灣的政治發展,有了家庭、小孩,思索著個人與群體的未來。當時他認為,「自己只能盡一己之力,自我充實,對民主運動關心,有錢出錢,做多少算多少。」
「以前我家鄰居有位阿張姨,終身未婚,卻又扶養一個兒子,我後來才知道她弟弟在二二八事件時被抓走,從小聽大人談話,心中留下基隆港曾經血染海港的印記。家族有位姨丈,也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家屬。」因為這些緣故,曹欽榮閱讀二二相關的書,「被出賣的台灣」是第一本二二八啟蒙的書。鄭南榕推動「二二八事件平反」活動,他還特地跑去參加幾場演講會。
參與籌劃,設計二二八紀念館
曹欽榮就職國泰信託期間,認識了黃梅芳女士,兩人後來成為終生伴侶。黃梅芳女士,畢業自實踐家專空間設計科。她非常喜愛藝術,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三十年,熱情不曾稍減,夫妻因而互相影響,對藝術有共同的喜愛。另外,曹欽榮在國泰結識了台灣詩人李敏勇,兩人私交甚篤。
曹欽榮的第二個工作,在同發建設公司擔任副理。當時,他與「民進黨黨旗設計者」歐秀雄老師有同事之誼。因為歐秀雄認識美麗島的家屬--周清玉,他並曾與歐秀雄一起造訪周清玉的關懷中心。
解嚴後,一九八八年,曹欽榮夫妻自行創業,成立一家設計工程公司。業餘仍然持續關心台灣民間的活動,參加「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前身)所辦的台灣系列講座,之後他應邀成為基金會的董事之一。
一九九六年,曹欽榮邀請李俊仁、王立甫建築師共同參加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競圖,並且協助開館一系列的規劃工作。一九九七年三月到六月,應民間經營的「台灣和平基金會」之邀,擔任「二二八紀念館」副館長。
曹欽榮的岳父於一九九六年過世,老人家在過世後,留下當日本兵皮製軍用袋,內藏許多當時資料,他把這些歷史收藏在自己的記憶中,這件事讓他深深感慨,徵得家人同意,將岳父的遺物捐給二二八紀念館。
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曹欽榮繼續「二二八紀念館」的全館展示與館活動更新企劃,包括內容企劃、設計、影像軟體設計等,「二二八紀念館」有了完整的紀念館功能。一九九八年底,陳水扁市長連任失敗,馬英九接掌台北市政,並由龍應台擔任文化局長之後,「二二八紀念館」因換人執政而逐漸脫離紀念館應有的博物館功能。
精神感召 設計鄭南榕紀念館
一九九七年,曹欽榮負責規劃「陳文成博士紀念室」,一九九九年,也接手規劃鄭南榕紀念會館。以前,他讀「時代」雜誌,也常去雜誌社買書,但是沒有機會認識鄭南榕。「鄭南榕在成大讀過一個學期,算是我的學長。我知道他參加過成大的『西格瑪』社,我也是從社團裡聽過他的名字。」後來?鄭南榕紀念會館做設計時,整理鄭南榕的資料,發現他曾在獄中寫過一張卡片,記述二十年來的回顧,其中提到『西格瑪』社的自由精神。
曹欽榮夫婦(圖左一、左二)與鄭南榕夫人葉菊蘭女士(圖中繫藍絲巾者),及友人們合影於鄭南榕墓園(照片提供:曹欽榮)
「會館施工中發現雜誌社的鐵窗?繞的鐵線非常堅固,雇工不願意再拆下去,我只好親自拆除一環一環絞在鋁網上鏽蝕的鐵線,倍感吃力,我意會到自我禁絕,對抗暴力體制的堅決毅力絞在防禦工事的鋁網上。自焚那一天午后,廣播傳來消息,我呆坐在辦公室一下午…『他是玩真的!用生命取得真正的自由!』那些臆想、扭曲的報導,只是在考驗我們心智的判斷能耐。」曹欽榮回憶起鄭南榕自焚就義,深受衝擊。
二○○一年開始,曹欽榮先後擔任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規劃案主持人、總統府「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展」的策劃總召集人,繼續追尋白色恐怖的歷史。他不但負責金寶山「鄭南榕墓園」設計,也幫林義雄「慈林文教基金會」的「台灣民主運動館」,提供展示規劃與製作諮詢。
從「綠島人權紀念園區」、「國家人權紀念館」、「綠島永續觀光發展計劃」,到「二○○五綠島人權音樂祭」,曹欽榮都參與其中,他認為台灣被殖民一直到戰後的歷史-我們父祖世代的生命歷史,並未被全面理解。
博館會議,盼台灣達世界水準
二○○四年十月,韓國首爾舉辦世界博物館協會(IC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會議,與二○○五年五月,西班牙格爾尼卡世界和平博物館會議,曹欽榮都以個人會員身份,自費前往參加會議。曹欽榮認為:「我從國際會議的交流中更加確信,和平博物館的文化能量,不只屬於博物館專業人士所擁有,而應該不斷地擴散,成為全民參與的博物館活動。」
眼看馬英九執政下的「二二八紀念館」由充滿活力而清冷,曹欽榮憂心忡忡:「台灣內部還存有很大的族群認同問題,不僅如此,台灣人的歷史意識不足,放縱加害者工具化被害者,馬英九連結台灣歷史的論調,有著加害者重新包裝上路的邪惡本質。」
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