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下)

文字-A A +A

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下)

文/邱斐顯

畫畫一直是他的興趣與嗜好,一直到大學畢業後,他仍然持續作畫。近二十年來,他因醫務繁忙,不得不放棄繪畫。問他會不會覺得可惜?「沒辦法呀,這就是人生。」劉嘉逸這麼說,「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成為畫畫寫文章,流浪賣唱的嬉皮吧。」

劉嘉逸的水彩畫作品  1981 全國青年創作展入選作品歲月(之一) ,水彩,50 x 70 cm。

(照片提供:劉嘉逸)

 

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下)

文/邱斐顯

受陳永興醫師感動,決志當精神科醫師!

大二那年,劉嘉逸讀了陳永興醫師寫的一本書《飛入杜鵑窩:一個精神科醫師的反省和呼喚》,深受感動。陳永興在書中提到,當時,全台灣的醫療體系,只有九十九個合格的精神科醫生。劉嘉逸覺得,投入其他科別的醫生很多,不缺他一個,但如果他能投入精神科的醫療領域,就可以發揮多一點力量,去幫助別人。

大四的時候,劉嘉逸就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要往精神醫學去發展。劉嘉逸很喜歡小孩,本想當小兒科醫師。大六實習時,同學們碰到小病童因醫療操作哭鬧無法擺平時,最常作的就是call「卡通醫師」劉嘉逸來逗小朋友笑。但當他真正到小兒科實習時,遇到小孩因癌症而過世的病例,心軟的他,卻承受不了這種傷心難過而嚎啕大哭。這更讓他確定不選小兒科,而選精神科做為他的志業。

這些年中,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前輩,時任台北市立療養院院長的葉英?醫師,曾率領療養院的主管,到陽明醫學院,說服學生加入精神醫學陣容。除此之外,劉嘉逸也記得,一九八○年代的某一天,他們幾個醫學院學生曾到陳永興醫師的府上訪問陳醫師,和陳醫師長談。陳永興除了關心台灣精神醫學發展外,也投入很多心力在台灣的反對運動上。

曾任陽明醫學院及榮總精神醫學部主任的沈楚文教授,亦是劉嘉逸學習的典範。「沈醫師的脾氣很好,對屬下包容,作風開放,他從來不怕自己的屬下能力過強而搶功。在我認識他的時間裡,我從沒看過他發脾氣或大聲說話。」沈楚文醫師的退休茶會上,劉嘉逸曾問他:「沈老師,您怎能那麼有耐心,都不會生氣或發脾氣?」沈楚文醫師回答他:「生氣無濟於事,而且常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處理生氣所帶來的後遺症。」簡單一句話讓劉嘉逸豁然頓悟。 劉嘉逸後來領導林口長庚精神科,以開明自由 (liberal) 風格著稱,即深受沈教授的影響。

為了說服媽媽,家中牆上貼滿剪報!

一九八○年代,台灣最熱門的醫學科系,不外乎「外科」、「內科」、「婦產科」、「小兒科」等科系。相較之下,「精神醫學」是一門非常冷門的醫學,很多人認為,精神科醫生的患者不是一般人,而是精神有異常的人,尤其是「瘋子」。

劉嘉逸說道:「如果醫學院老師知道你想往精神科發展,多半會鼓勵你、支持你;如果家人知道的話,多半不贊成。」當年劉嘉逸選擇精神科,最大的阻力,來自家庭。

為了讓父母接受他的決定,他常常在家裡的牆上,貼了一些剪報,告訴家人精神醫學的重要性。他的妹妹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家中牆上貼滿剪報的景象。後來父親不但接受他的選擇,也幫著他說服他母親。

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畫畫、寫文章,四處流浪吧!

除了學醫、行醫之外,劉嘉逸也擅長繪畫。三十歲以前,他的水彩畫作多次入選全省美展、台陽美展、雄獅美術新人展等臺灣重要美術展,曾獲全國青年水彩比賽第二名,臺北市寫生比賽首獎,列名「台灣美術年鑑」及「世界華人藝術家名錄」。

少女  (水彩 110 x70cm)  36屆全省美展入選。(照片提供:劉嘉逸)

劉嘉逸從小就喜歡畫畫。他的祖父與父親也都喜歡繪畫。他的祖父就讀台北師範學校時,日本有名的畫家石川欽一郎,就是學校裡教授繪畫的老師。父親則是劉嘉逸繪畫方面的啟蒙者。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帶著他從南投搭車到台中,向資深前輩畫家楊啟東學畫。父親為了訓練他獨立,學畫期間都讓他自己一個人搭車往返台中南投。「楊啟東老師,就是台大數學系知名教授楊維哲的父親。我跟著楊老師上了一整年的畫畫課。他是日治時期非常傑出的畫家及藝評家,以直言聞名,也因直言與特立獨行,一直被排在藝術界主流之外。」劉嘉逸說「其實,那時候是小孩子,多跟在旁邊看,聽楊老師闡述藝術的理念與人生觀。學到的,主要是楊老師不逢迎媚俗,真誠看待自己,面對世界的生活態度吧。」

歸  (水彩 110 x 75cm) 44屆臺陽美展入選。(照片提供:劉嘉逸)

畫畫一直是他的興趣與嗜好,一直到大學畢業後,他仍然持續作畫。近二十年來,他因醫務繁忙,不得不放棄繪畫。問他會不會覺得可惜?「沒辦法呀,這就是人生。」劉嘉逸這麼說,「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成為畫畫寫文章,流浪賣唱的嬉皮吧。」

專科醫師初試失利,人生計畫因此轉折

一九九○年,劉嘉逸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正全力衝刺「專科醫師」的考試。筆試成績,他第一名,榜首奪冠。沒想到,口試成績,他居然被當掉!

「考完後,我表現得很鎮定,自己表現不好,不怨天尤人,直到一位好友莊醫師打電話來安慰,我說著說著,竟失控痛哭失聲,哭了十幾二十分鐘。」劉嘉逸當下有一個體認,「努力不見得有收穫。」但是他卻因此而更加努力、更加認真工作。本來他打算考上專科醫師之後,就準備出國深造,但命運捉弄人,他第一年考試失敗,計劃也跟著改變。「如果那一年專科醫師考試順利,我可能接著安排出國進修,往後的發展或許會更好,也或許不好,沒有人知道。但是我因考試失敗,而被留了下來,再考一次,很多人生機遇都不一樣了。」

一九九一年,劉嘉逸通過專科醫師考試。一九九二年,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大肆整頓,院方公告上表明,主治醫師遇缺不補,因為這樣的政策,劉嘉逸轉往長庚醫院精神科尋求發展。

精神疾病  病的是大腦不是心理

行醫二十多年,劉嘉逸認為,台灣精神醫學發展,有著相當大的改變。現今年紀四十歲以上的精神科醫師,大多是對「精神分析」有興趣,才會走上精神醫學一途。然而,一九八○年代以後,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從以「精神分析」為基礎,轉變為以「生物醫學」理論為基礎,研究患者腦內所起的化學變化。這是進步的醫學轉變,劉嘉逸強調,「把精神疾病當成大腦的疾病,是最好的治療方式,這樣才不會對這種疾病產生價值判斷,就如同一般患者感冒、或得糖尿病一樣。」他說:「生物精神醫學,同樣重視心理治療,就如同糖尿病患者,運動、減壓、飲食控制也很重要一樣。」

過去「精神分析」理論,認定精神疾病患者是心理問題,尤其自幼成長經驗,或父母扶養教育過程偏差,才會導致患者得病。劉嘉逸覺得,「這種觀點,常常把患者的疾病歸咎到母親身上,這是『不人道』的思想。而且一人有病,社會上的人會怪罪於病人的家族,這對患者的家族是一種責難。」現在「生物醫學」理論的研究,不論對病患本身,或是病患家屬,都是中立的。病患可以得到正確的醫療方式,家屬也不再背負污名,醫療體系也給予病患家屬也是「支持」而非「責難」。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07.21

happyleo

加入時間: 2009.07.21
178則報導
0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74篇報導,共13,19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74篇報導

13,19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