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即將消失的世紀容顏(黑白)

2011/09/15 13:47
12,224次瀏覽 ・ 21次分享 ・ 27則留言
PeoPo推 19
檢舉

即將消失的世紀容顏(彩色)

PeoPo 公民新聞 by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照片

照片

好長一陣澈骨的刺痛

好久一段身心的煎熬

紋成您臉上的黥面

縱使歲月流逝

也依然附著在您臉上

從少女到蒼老

是美麗的象徵 是避邪的符號

亦或是族氏的圖騰標記

紋在祖母的臉上

竟是如此的美麗 如此的祥和

我說 我也要刺黥面

祖母笑了

祖母開懷的笑了
                  _林道明先生詩作(近20年前作品)

 

    台灣原住民族群中,只有泰雅族 賽夏族和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有紋面的傳統,族群人數為四者之冠的泰雅族的紋面文化從何而來?至今仍是個謎,但是在泰雅族的神話傳說中,卻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  

     首先是「姊弟通婚」說。傳說天地剛形成時,世上只有泰雅姊弟兩人,姊姊為了傳宗接代。拿了黑灰塗了臉孔,和不知情的弟弟交合,從此人類得以綿延不絕。。另一個有關紋面的傳說,是為了「趨吉避兇」。傳說古時後許多年輕的女子不知什麼原因相繼死亡,這讓泰雅族人非常恐懼。有天晚上,有個少女夢見祖靈顯現告訴她要在臉上刺上花紋才能避免死亡,少女們照著祖靈的話紋面,說也奇怪,自從泰雅族女人在臉上紋刺後,再也沒有少女不明原因死去。自此,泰雅族紋面的風俗相襲成風,一直到日本統治時才停止。

  過去泰雅男女在15歲左右,男子必須狩獵多次成功後,才可以在額頭上及下巴刺青,女子則必須學會織布才得刺臉紋,完成紋面者,才可論及婚嫁。

  如今紋面國寶已逐漸凋零,這些世紀的容顏已逐漸在世界舞台隱退,徒留下泰雅子孫緬懷先人勇於承受苦痛的英勇事蹟。

  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只能從史料影像中一睹紋面長者的風範。這些民國八十三年由我拍攝的影像,希望能留下一鴻半爪,供後人憑弔外,也希望泰雅子孫們不要忘了找回屬於泰雅祖先的榮耀與自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素素 (未驗證) ・ 2011/09/15 15:08

用黥面來解釋原民的刺青紋面文化是不妥當.因為黥面在漢人是酷刑黥面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
還有台灣沒有民國6年.只有1917年或日治時期的大正6年.請不要再混亂了台灣文史!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5:53

In reply to by 素素 (未驗證)

謝謝素素的提醒,經過這樣一提,我覺得還是用泰雅語的直譯比較恰當
較無爭議,或者是用紋面比較中性,因為如果用刺青好像也有一般既有的壞印象.

謝明海 (未驗證) ・ 2011/09/15 16:00

In reply to by 素素 (未驗證)

聽說日據時代(我比較喜歡稱日據時代,佔據而不是治理。國民政府鼓吹使用日治,因為他想避免落入和日本一樣,只是『佔據台灣』那種聯想)也有類似『外役監』的作法,他們將比較沒有傷害性的犯人眉毛剃掉以便官方識別,然後放出來。不知哪位朋友可有這樣的圖片資料?

現時一些女人,為了時髦或美貌去『紋眉』顯得有點莫名其妙。

素素對於民國六年的說法顯然很感冒,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有時候只是沒有特別在意或習慣使然,提醒他注意即可,史實就像影像紀錄,真的假不了,假的難以成真,我想還不致於『混亂了台灣文史!』。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10/01 18:28

In reply to by ecoold (未驗證)

感謝您的回應!

謝明海 (未驗證) ・ 2011/09/20 20:38

In reply to by 素素 (未驗證)

謝謝欖仁居,這篇桑德夫的陳述也是主觀說法,沒有什麼說服力。依我個人對文字的認識,在台灣沒有『自己管理自己』之前,任何的統治都沒有正當性,對這一塊土地來說都是『佔據』、『佔領』。你看看連原住民族族群最基本的『自治』權力,努力多年都得不到,台灣何時被日本治理?除了白色恐怖獨裁壓迫之外,何時心甘情願臣服於國民黨的『治理』?

看馬英九、看連戰、看宋楚瑜,都是蔣介石之後的一脈相傳,中國才是他們的原鄉,他們只是「不幸』逃難跑來台灣,卻很幸運的能夠佔據這塊土地幾十年。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21 19:22

In reply to by 謝明海 (未驗證)

"住民自治""住民決定自己的未來"應該是當來發展方向.

謝明海 (未驗證) ・ 2011/09/15 15:41

欖仁居 真不簡單,十七年前就拍下這些珍貴的史料照片。你所拍下的南橫報導,十七年後也可能成為『遺址』台灣很多過度的開發,最後終將還給大地,塵歸塵土歸土,大自然和人類之間,每個階段都會有會有短暫的的平衡。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5:55

In reply to by 謝明海 (未驗證)

謝大哥說的是,我對文化較有興趣,因此都隨手做紀錄,有些東西後來便派上用場,應該也是文史資料收集吧!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7:06

In reply to by nature23 (未驗證)

這些其實都是用v8錄下來的,還有一些泰安鄉長者(差不多都不在了)的泰雅歌曲演唱錄影,我後來轉成DV保存,還好沒丟失,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6:20

如果像素素知道一些特殊典故(之前我也曾經聽過黥面是酷刑),當然避免使用最好,只是一般人無此概念(包括創作詩作的泰雅族人)所以也這樣使用,我覺得除了文字使用避免爭議外,說的人的心態更重要,在泰雅族的傳統中紋面是英雄是巧婦,剛好和漢人的酷刑(墨刑)相反.尊重她們的文化也許真該用她們的語言直譯.否則又會有"客兄"&"福佬?"一樣的問題產生.

nature23 (未驗證) ・ 2011/09/15 16:41

請媒體正名原住民「紋面」文化,不要再用「黥面」了!(作者陳文彬)http://goo.gl/qhlhE

nature23 (未驗證) ・ 2011/09/15 16:47

In reply to by nature23 (未驗證)

內文:「黥面」一詞的背景乃源自中國帝王文化統治體系,是針對奴婢、士兵、罪犯----等,統治者為防止被統治者脫逃或懲罰,故在臉上刺青予以「黥面」。而台灣原住民族的「紋面」文化,卻是對祖靈及至高無上的傳統文化敬仰(泰雅族人是gaga、賽德克族人則是gaya)不管是男人、女人都必須經過一番努力工作,遵守守護獵場、認真編織等祖先訓示後,才有資格在臉上「紋」上象徵成年、榮耀的符號。未經「紋面」的靈魂,將來是無法驕傲跨過彩虹橋的。
所以台灣原住民族的「紋面」文化,與中國帝王文化的「黥面」是完全不同的話語符號意義。台灣原住民族的「紋面」代表的是榮耀與驕傲,而中國「黥面」象徵的則是懲罰與統治者所有權的擁有。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7:03

In reply to by nature23 (未驗證)

了解!我所寫的內文已改成"紋面",至於詩文,尊重原創,不宜更動.

eva527 (未驗證) ・ 2011/09/16 11:12

In reply to by nature23 (未驗證)

您好:我本身是太魯閣族,對於紋面與黥面我一直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本身我們就沒有文字,紋面與黥面是翻譯過來的意思,對我們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為何不能直接使用母語同音翻譯即可或是使用羅馬拼音也許可以減少一些字義上的解釋,另外根據老人家口述,記得以前日軍在攻打族人時是以有紋面的人站成一排掃射,所以紋面的意義對我們而言是很深沉的,每每看見大家因為電影把自己的臉上貼上與老人家一樣的印記,個人是非常不能認同的,難道我們的文化需要這樣的被消費才能被大家認同嗎?我想我們需要的是傳承及保護及精神的延續!不過,真的很感謝有很多人努力地用影音及文字記錄著我們慢慢流失的文化~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6 11:25

In reply to by eva527 (未驗證)

是的!我也贊同直接口譯的方式比較不會錯失原意
我想以您的原住民身分發聲,可以讓更多關心原住民的人了解原住民的感受.
謝謝您的發言.
另太魯閣族也是有紋面的,我到忘了加進去.

素素 (未驗證) ・ 2011/09/15 17:07

謝謝nature23的發聲.原民沒有文字的問題.才會被漢化得如此嚴重.再加上用北京話表達.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被弱嚴重.原民要站出來台灣才有更多的機會.至於年代我還是要堅持.因為台灣在1895年到1945年都用日本年代記年份.與中華民國沒有關係.不要搞錯了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5 17:54

林道明先生詩作創作時間為20年前,當時大家對黥面或紋面並無任何概念
我想如果林先生是現在創作,應該也不會再用"黥面"
有機會我會請教他對此的看法.

balance (未驗證) ・ 2011/09/15 23:59

欖仁居這篇報導,對原民紋面文化的影音保存,有相當的貢獻。---------------------如果閱聽者有興趣進一步瞭解,可以在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98年7月蘇志強先生碩士論文「泰雅精神象徵與文化再現探討(主標題)」中,找到比較學術化的完整資料,也有更多的文獻來源。-----------------------語言,是一種「隨時在變化」的人類活動痕跡。「黥面」在古書上的記載,也不盡然全是指「刑罰」或「統治者防脫逃」的一種。------------------------宋史中,多處提到如「官員受賄或盜販蠶鹽」,當時的法律規定「刑度」即為「杖刑黥面」,足證黥面是「墨刑」的執行方法。-----------但同時,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倭」篇中,描述當地人民「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文身」,又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外國「倭」國,男子是以黥面為習慣。此處則「並無」任何「刑罰」或「統治」的含義。--------------------相同的,「黥面」一詞,也出現在「漢書」匈奴傳第六十四上:「漢使王烏等闚匈奴。匈奴法,漢使不去節,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廬。 王烏,北地人,習胡俗,去其節, 黥面入廬。」更可以顯現漢朝大使王烏要「黥面」入匈奴,成為當時「特殊的國與國交往禮節」。-----------------------現代人,當然可以在當下,展現對語詞的「主觀」解釋與「好惡」,但語詞其實像一個可以活得很長或很短的人。---------老的語詞,在它以往數百年、甚至千年的生涯中,代表的意義,可能不盡然是你、我現在夾帶「各種多元複雜的族群或政治氛圍」下,所想像可能有的「汙衊」意義。-----------------------因此,何不聚焦在原民「紋面」或「臉部刺青」(夠中性了罷?)這件事所代表的文化意義上?這才是重點。

balance (未驗證) ・ 2011/09/16 00:07

In reply to by balance (未驗證)

補正一下,東華大學蘇志強先生的論文名稱為:「泰雅紋面精神象徵與文化再現探討----從泰雅青年達利亞那.以洛為例」。漏了重要的「紋面」兩字。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6 10:18

In reply to by balance (未驗證)

我印象中國內好像曾辦過紋面藝術學術研討會.

欖仁居修行生活網 (未驗證) ・ 2011/09/16 10:17

In reply to by balance (未驗證)

感謝您豐富多元的資訊,
在原民會的網站上其實還是使用黥面一詞
因此可見這個詞的解釋目前並未被原民會視同汙衊或侮辱原住民的負面用語
雖然不可否認的其中仍存在許多可探討的空間.
但回歸這個紋面藝術的探討才是本主題的主軸.

素素 (未驗證) ・ 2011/09/18 15:24

eva:很高興你以太魯閣族的身份來為自己文化發聲,
不管紋面或黥面都是外面的人對原民的形容.
原民就沒有文字,紋面與黥面全都是翻譯過來的,
對原民只是一種介紹且都含有他人本位的意義,
不能全部代表原民.即使受過漢人文化教育的文人都有些危險.
為何我會如此說.相信從文史的演變記錄就能分析出來.不是我很利害.採訪非屬於我自己的新聞我絕不會用自己的聲音詮釋.
不能直接使用母語發音是一種侵犯
所以接受羅馬拼音是減低失真的方式
尤其讓老人家親自口述,是相當有歷史意義價值!

・ 2014/07/14 12:30

您好,
我們是兩岸新聞報導獎團隊,
從您的這份作品中,
看見您對兩岸新聞有獨特的見解,
想詢問您是否有意願參與第十八屆兩岸新聞報導獎,
本屆報導獎總金額高達134萬元整,
歡迎您一同共襄盛舉,
感謝您。

報名網址: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comm/18news/ch/index.asp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rossstrait?fref=ts
微博:http://www.weibo.com/u/262789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