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溫暖 「融」化通識教育
【記者劉岱昀/中正大學報導】
耶魯大學於1828年發表的報告中提到,學生從大學裡獲得的不是零碎的知識供給,而是心靈的刺激與拓展。林融嬋正是一個可以帶給學生書本外知識的老師,她目前在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國文課程。教授內容除了國學知識外,也用自身的經驗為教材,希望提醒大學生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應多關心身旁的人、事、物,讓眼界更寬廣。
在林融嬋準備考取博士班和開始擔任講師那年,是她人生最低潮的日子。在完成博士考試當天,媽媽才告知她外公昨日去世的消息。家人為了不影響她考試的心情,便沒有事先告知她。這對林融嬋是很大的打擊,她自責地認為,身為學生不應該只顧及課業,對身旁的變化漠不關心。連媽媽因為照顧外公,日漸消瘦、憔悴,也沒有察覺。她開始反思,自己的社會責任除了讀書,還有什麼?也因此在課堂上,希望同學能思考:學生除了讀書之外,還能為社會多做點什麼?
林融嬋(左)教書的熱情,吸引同學選課。 記者劉岱昀/攝影
在學生的心目中,林融嬋是個認真教學、溫暖熱情的老師。林同學說:「不小心在期末考卷提到我出櫃的事後,她就像朋友一樣關心我的狀況。」林融嬋是國文通識課程中,很受學生歡迎的講師,常在課堂後關心同學的生活近況。心理學系三年級王語彤說:「融嬋老師很感性,每一次上課都讓我覺得心靈充實且滿足,也更懂得去反思自己的週遭事物。」在課堂上,林融嬋希望學生學習到的不只是知識,更能學到人生的道理。
林融嬋說:「我知道凡是生物,都一定會有離開的一天。」陪伴她多年的狗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因為免疫力下降,很多併發症也隨之而來。每天照顧牠的林融嬋,看著狗痛苦地和病魔纏鬥,最後決定讓牠安樂死。林融嬋表示,看到自己的狗因為病痛受盡折磨,卻無法幫助牠。也讓她想到媽媽當時照顧外公的心情,一定很難過。這件事使她重新看待生命,經歷過失去而相當痛苦,讓她開始注意週遭的親人及流浪狗。
遇到挫折,都希望有個安全的地方能棲身。「我陪著我的狗走到最後,但流浪狗卻沒有容身之處。」林融嬋說道。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實質上幫助更多流浪狗,替牠們設置收養中心。這個想法,也影響到課堂上的學生。王語彤說:「她讓我更加關心校園裡的流浪狗,雖然沒有實質地提供牠們食、住。但我都會摸摸牠們和牠們玩耍,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一樣,當個善良且溫暖的人」林融嬋,就像學生的心靈導師,用熱情和溫暖的心教導學生,希望他們能在課堂上學習到的,能遠比她所給的多更多。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